【長三角“7+5”“戰疫”方程式】
七個協同事項
■在確診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信息互通方面,有條不紊開展信息推送、交換、比對和通報工作
■在健康觀察解除告知單互認方面,實行統一樣式告知單,并探索使用健康碼
■在重大防疫管控舉措相互通報和省際協調事項交辦方面,成功協調多個跨省事項
■在重要防疫物資互濟互幫方面,形成緊密工作網絡,一批重要物資實現相互調配
■在供應保障和恢復生產人員物資通行便利方面,免除持證車輛重復查驗人員重復隔離,有效保障重要物資運輸暢通
■在醫療診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會診方面,為各地救治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在研究建立應對長三角公共安全事件和應急管理工作機制方面,已經形成一批具體工作安排
五項工作機制
■建立長三角健康碼互認通用機制
■建立產業鏈復工復產協同互助機制
■建立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就業招工協調合作機制
■建立跨區域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快落地協同會商機制
■建立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區域經濟政策協調通報機制
2月7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召開視頻會議,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明確七個協同事項。2月27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再次召開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合作建立五項工作機制。
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三角三省一市攜手并行,凝神聚力共同解答“7+5”這道“戰疫”方程式。
一拍即合
長三角一體化優勢在聯防聯控中不斷發揮出來,跨省上班族可能感觸最深。日前,上海宣布,蘇浙皖三省的“健康碼”效力與上海“隨申碼”等同,持對方省份“健康碼”人員,可參照本市“隨申碼”規則,予以亮碼通行。長三角各地“健康碼”已全覆蓋,互認共通正推進中。
在“健康碼”出現之前,長三角跨省族早已用上了通勤證。自2月14日上海嘉定安亭鎮和江蘇昆山花橋鎮發證后,多地接連跟進——上海金山與浙江平湖、嘉善,江蘇吳江與浙江嘉善、南潯都發布了類似的政策和跨省通勤證。不僅是省與省之間,市縣之間的跨區域通勤證也有了,在湖州南潯、德清與嘉興桐鄉以及杭州余杭之間,也早有了通勤證。
2月17日,一輛金山平湖之間的跨省企業班車,載著76人,沒花多少時間就過了省界。2月20日,在318國道滬浙省界的汾湖卡口,家住青浦金澤但在蘇州吳江安信地板廠上班的趙洪根現在很放心,他辦下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通行證,不怕檢查排隊,安心上班。青浦吳江嘉善跨省人車互認,三地居民持身份證也能快速通行。
一直以來,人緣相親的長三角有守望相助的精神,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患難與共。疫情期間,長三角出現了許多一拍即合的故事,比如早在1月底2月初,多處公路檢查站跨省合并,省界毗鄰村莊的防控隊伍也合并了,聯合值班、信息共享。還比如,在G40高速公路江蘇啟東的入口,一群當地志愿者在給上海幫忙,他們在寒風中手舉二維碼牌,引導去上海的人員掃碼完成入滬健康登記。怎么想到又是如何開啟并肩作戰的?“一個電話”“本來就熟悉”“提高效率”……正是得益于早先一批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微信群成了“戰斗群”,跨省支援成了常態。
長三角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些年在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已形成了一些務實管用的工作機制,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聯合“抗疫”是對長三角一體化的一次大考,考驗的是各地能否把各自優勢轉變為共同優勢,攥指成拳、強強聯合打出組合拳。
互濟互幫
互通互認,互濟互幫,長三角的企業獲得感很強。
上海開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緊急復工生產消毒液的企業,1月30日碰到了難題。工廠在上海嘉定,紙箱和標貼在江蘇太倉,小瓶子在上海青浦,大瓶子在浙江嘉善,原液提供商在江蘇泰州,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企業80%位于長三角,至少有11家外地供應商需要協調。在相關工作組的幫助下,交通物流、應急采購和相關企業復工復產一一解決,董事長于文還被拉進了一個疫情應急群,一旦遇到問題,她可以在群里呼叫:“十萬火急!”
“越來越通暢了。”于文感覺到,這是長三角復工復產協同互助機制在起作用。長三角一體化和疫情聯防聯控、企業復工復產已融為一體。2月28日,一輛蘇州牌照的貨車開進了位于上海青浦區金澤鎮的上海美蓓亞精密機電有限公司廠區內。司機張師傅每天都往上海送貨,因為長三角在供應保障和恢復生產人員物資通行上的便利措施,車輛通行越來越順暢。“我們在蘇州吳江的馬達零部件供應早已恢復正常。”美蓓亞三美株式會社中國地區總負責人越川潔長舒一口氣,“公司布局在長三角是個很好的決定。”
2月17日,在上海港堆場堆存了10天的6000標箱板材通過“公轉水”方式陸續運抵太倉港,為蘇州周邊數十家木材、家具等企業,解決了原材料不足的問題。同日,新大洲本田摩托(蘇州)有限公司特意向太倉港口管委會和碼頭公司致電,表達謝意。得益于公路轉水路的一體化通關模式,企業解決了陸路運輸的難題。新大洲本田發往美洲的一批訂單產品趕在2月18日順利運抵上海洋山港,裝船出海。2月16日,首批32個由馬士基船公司承運的冷藏箱,抵達太倉港上港正和集裝箱碼頭,冷藏箱內500余噸雞肉供應蘇州市場。
上海港與太倉港的聯動早已有之,在特殊時期,針對集卡運力短缺、運費提高,大批企業復工后又急需生產原料,產品急需按時出運等困難和需求,“滬太通”再次發揮作用。
在口罩、防護服、蔬菜等農副產品物資調配方面,滬蘇浙皖也彼此伸出援手。前不久,經上海青浦區協調,上藥青浦醫療健康服務公司向浙江嘉善縣增援一批醫用口罩。當前,三省一市正進一步協同發力、深化合作,在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更好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長效機制
受益的何止是跨省上班族和企業家,本次疫情中的聯防聯控經驗,未來可能將探索形成一批長效機制,讓整個長三角得益。
比如正在推進的“一碼跑遍長三角”,“健康碼”的功能正被不斷豐富,在滬蘇浙皖不同的應用場景,都有因地制宜的創新。比如一些地方,“健康碼”正與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打通使用,未來將增加網上簽約、網上預約、互聯網診療、報告查詢等服務——可以預見,互聯網+大數據,將會打破更多行政藩籬。
還比如,在本次抗擊疫情中,長三角區域內醫保異地協作投入“實戰應用”。1月30日,有3名上海參保人在無錫發病并被當地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無錫醫保部門立即與上海聯系,上海醫保中心及時為三位患者辦理了異地備案手續。浙江嘉善縣與上海白玉蘭遠程會診平臺做好遠程會診準備,一旦有會診需求,白玉蘭平臺即可組織該平臺的上海三甲醫院專家組進行遠程會診。
可以想象的是,長三角各地醫療救治能力,未來將優勢互補。三省一市已經建立醫療診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會診機制,并研究建立應對長三角公共安全事件和應急管理工作機制。為提高聯防聯控效率,長三角已形成信息通報模板,并施行統一樣式的告知單,重大防控措施、停工復工、停課復課政策、省際交通管制、省際包車等臨時性防控管控舉措,三省一市互相通報,及時處理跨區域問題。
同一個信息庫,同一張告知單,同一份通行證,這些只是長三角共享共治的一個縮影。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經此一“疫”,三省一市進一步緊密聯系、休戚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