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萬場次課程、逾102萬人次上課師生、170萬小時授課時長、超過95%的課堂出勤率,這是清華大學開展線上教學的首月“報告單”。在復旦大學,全校1392名授課教師與近8400名研究生相聚云端。在北京大學在線課堂ClassIn上,每周1500多門課程直播總時長超過1.5萬小時,每日約有1.2萬人次在線上課……
從2月開始,全國高校陸續開展在線教學。據統計,截至4月3日,全國在線開學的普通高校共計1454所,95萬余名教師開設94.2萬門、713.3萬門次在線課程,在線學習的學生達11.8億人次。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在線課程平臺上線慕課上漲了5000門,其他在線課程增長了1.8萬門。“中國大學積極應對,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
確保在線學習質量
進入浙江大學“人體解剖學”網絡自主學習系統,立體、可旋轉的人體器官標本躍然眼前。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觀察和理解人體各器官,授課老師在講解時采用真實的標本或示意圖,并在上面仔細標記重要結構。同時,課程引入虛擬人體教學系統,以各系統器官為示教標本,詳細介紹其位置、形態結構和功能,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直觀。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專業研究生楊朝森說:“線上課程視頻內容豐富凝練,同學們可以在電腦上直接看到各個器官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動畫展示。”據介紹,這門由浙江大學醫學院張曉明教授主講的臨床醫學必修課,自在中國大學MOOC網站上線以來,已被30余所高校學生選修,累計選課學生數超過2.3萬人。
類似的課程還有很多。88歲高齡的北京理工大學王越院士開學第一堂課《系統理論與人工系統設計學》,為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述來自普利高津教授耗散理論的觀點,并就如何將哲學思維融入科學研究中、如何從系統角度認識生命科學等問題釋疑解惑。
如何保證線上教學質量,是高校教師們最關注的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馬軍教授為本科生講授《水質工程學》時,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留出更多時間進行師生互動。
在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2018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班)專業負責人胡曦明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開課之初,就制定了“計網十條”,編織起管理學生的“約束網”,也架通了溝通的“互動橋”。
吳巖認為,“互聯網+教育”和“智能+教育”優勢凸顯,現代信息技術全面進入教與學過程,“教”與“學”發生改變,也改變了學校的“管理”和教育的“形態”。
探索實驗教學課程
盡管校園還很安靜,但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工程圖學實驗室卻熱鬧非常:百余名學生正在試驗臺前體驗著《工程圖學》的實踐大課。學生們一邊觀察機械結構和工作原理,一邊動手拆裝齒輪油泵零件。大到教學樓,小到齒輪零件,都是通過虛擬仿真技術生成的,人在家中即可在線完成一系列實驗操作。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被譽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課程。它依托虛擬現實技術,生成一個逼真、具有多種感知的“模擬實驗室”。操作者進入一個三維虛擬現實環境,并與之產生互動。在這里,教師和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虛擬”優勢,操作并體驗復雜實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為了確保線上科研、實驗有序開展,各高校教師也想了不少辦法。為讓同學們在實驗課上用上真材實料,清華大學電機系朱桂萍老師、工程物理系曾鳴老師把一套套“口袋儀器”郵寄到同學們家中。在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朱曄榮老師在植物生理學實驗課的視頻中,加入了實驗儀器設備,展示實驗現象與結果,并讓同學們通過完成虛擬實驗強化學習效果。
創新與探索啟發著日后的教學。吳巖說,要將在線教學的一些實踐轉化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持續打造具有高階性、創新性、挑戰性的一流在線課程,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內容、方法等在內的一整套改革方案。
有序開展畢業答辯
日前,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現代光學研究所舉行博士畢業生預答辯會。雖然答辯會搬到了線上,但是要求依然嚴格:答辯分4個小組進行,各指導委員會成員全體參加會議;答辯人報告時,可以打開攝像頭,使答辯顯得更正式、更具現場感。
光學所博士生王非凡正居家準備畢業論文。由于缺少和導師面對面交流,她一時手足無措。導師得知后,每周和她討論,實驗室的同學也通過學校的公共課平臺和她交流。據悉,目前各高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已制定在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培養及預畢業生工作方面的工作計劃,積極采取多項措施保障預畢業研究生培養工作有序平穩開展。
兩個月來,從日常教學到各項畢業工作,全國高校努力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教學“實質等效”,持續推進各項工作,維護教學秩序。“大學是一個復雜系統,大學的正常運行涉及諸多秩序,包括教學秩序、科研秩序、日常工作秩序等,但是教學秩序是最重要的。”在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看來,延期開學不是不上課,而是師生要共同努力,把疫情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4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