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5月24日電 “盡快修改監督法,把黨的意志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成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做好新時期監督工作的遵循和指南,是當前一項非常緊迫、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蔣卓慶說。
蔣卓慶代表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各級人大工作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對加強人大監督工作出臺了一批重要文件及相關舉措,賦予監督工作許多新的時代內涵和履職要求,而監督法自2006年8月通過后,至今未作修改,這些新要求在現行監督法中仍屬于空白狀態,比如中央要求對所有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等。相較于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先后對組織法、立法法、代表法所作的及時修改,監督法修改工作已顯滯后。
蔣卓慶認為,10多年來,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依法監督、正確監督、有效監督,通過實踐層面的探索和創新,在監督形式、監督方法、監督公開等方面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實踐成果不及時固化為法律,將束縛監督工作的深化和監督力度的增強。
“同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監督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也感到現行監督法在監督主體、監督組織、監督選項、監督程序等方面存在諸多不適應之處。盡快修改監督法,對完善人大監督職權,依法保障各級人大探索創新,具有現實性和必要性。”蔣卓慶說。
他認為,目前存在的問題,包括監督主體不全。現行監督法只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未包括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對象缺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的“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等內容,現行監督法未及時納入。監督方式未更新。近年來各級人大監督方式的新舉措需及時上升為法律,使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協調。監督程序空白。現行監督法沒有法定的監督程序,如在選題環節,監督法未規定五年監督規劃、年度監督計劃編制工作,缺失“全鏈條”入口的把關作用。質詢、特定問題調查和撤職等法定監督形式處于休眠狀態。目前各級人大不善于運用這些監督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監督法相關規定比較原則和模糊,缺乏規范化的操作路徑。比如撤職案,監督法規定的程序非常復雜,因撤職操作性不強,多改用辭職,混淆了不同的性質。
蔣卓慶代表建議,從完善監督工作的指導思想、擴大監督主體、補充監督方式、完善監督程序、固化各級人大探索創新的成果、提高剛性監督手段的可執行性等方面,對監督法作出修改。他說,高質量的立法有賴于高質量的實施,高質量的實施有賴于高質量的監督。這些年隨著我國立法工作的深入推進,“有法可依”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然任重道遠。“盡快修改監督法,將為新時代人大監督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發揮好人大監督的‘利劍’作用,推動法律法規全面正確有效貫徹實施,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堅強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