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將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受疫情影響,畢業生求職更是面臨不少困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焦慮重重。回老家,還是留在上海?對于眾多在滬畢業生來說,這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然而,“理性”“多元”也是今年記者采訪中感觸很深的兩個就業主題詞,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去西部、基層一線、返回家鄉小城……黃姝婷是2020屆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的碩士畢業生。經過這次特別的求職季,她在家鄉找到了一份稱心的工作,現入職內蒙古航天紅崗機械有限公司,已工作三周。“我就想為家鄉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一點一滴做起,發揮自己所學,做一顆中國航天事業的螺絲釘。”黃姝婷說。
黃姝婷是一名北方女孩,2013年考入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小纖維,大學問。”隨著對專業學習的深入,黃姝婷也慢慢改變了自己對于紡織科學的認知,從懵懂到熱愛,從熱愛到專研。她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生二年級就在科學引文索引所收錄的《紡織研究雜志》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學術之余,黃姝婷不斷充實自己,向身邊的人、向社會傳遞能量。“我出生在集寧一個北疆小城,在考到東華之前,從未出過內蒙。”黃姝婷坦言,剛剛來到這霓虹閃亮的上海灘,內心還是有些彷徨。“是母校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鍛煉機會和實踐平臺,讓我找到了自信、樂觀的自己。”
這個充滿活力的小姑娘不斷嘗試著校內外各種角色和實踐機會,在學校做學生工作,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實習,在上海市黃浦區掛職鍛煉,多次擔任展會志愿者,參加紡織援疆團,榮獲各類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志愿者、東華大學優秀畢業生等十多項榮譽。
優秀的黃姝婷在上海就職也毫無壓力,為什么選擇返回家鄉到西部就業?黃姝婷說,“每天能聽到鄉音很親切,家鄉也很需要大家學有所成回來貢獻力量,現在所做的事,被公司所需要、被祖國所需要,還能陪在父母身邊孝敬他們,這些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用物質是換不來的。”
為什么選擇成為一位航天人?“我上大學時就對國家的航天工程非常感興趣,經常在新聞上看到那些關于東華的航天故事,自豪感就油然而生。”黃姝婷說,從解決老百姓“穿衣難”的民生難題,再到服務航天員服裝的設計研發、“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以及“天宮”工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實現“紡織強國夢”的道路上,一直有東華人不斷傳承的身影,航天夢的種子可能在那時已經埋在了自己的心里。
“疫情期間,著急找工作的我一度有些迷茫,幸好有導師和輔導員及時、耐心的疏導和指點讓我不斷成長進步,并實現了成功就業。”據悉,東華大學組織了2020屆畢業生線上求職訓練營,訓練營針對網申、簡歷、面試等求職的諸多“痛點”“難點”,幫助廣大畢業生樹立自信,更從容地邁出從校園到職場的第一步。(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