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出示下您的隨申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這是大家經常要聽到的一句話。有人調侃,有碼暢通無阻,無碼寸步難行。但對于部分老人來說,無法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甚至沒有智能手機,讓出示“隨申碼”成為難題。記者走訪了滬上各大醫院、銀行、文化場館和公園,這些都是老年人頻繁出入場所,發現這里除了“隨申碼”的核驗,還設置“其他選項”兼顧老年群體的需求。
醫院:人工流調之余也有“神器”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測體溫、出示“隨申碼”成為患者上醫院就診的常規動作,但對部分老年患者來說,由于掏手機時間較長、不太會使用甚至不使用智能手機,往往造成“通關”速度減慢。無法提供“隨申碼”的患者,醫院只能采用人工流調的方式進行信息采集和健康狀況排摸。
今天上午,東方網記者在松江區中心醫院門診入口處看到,安保人員正在核驗每個人的隨申碼并測量體溫。一些老年患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或沒有隨申碼,則分流至入口邊人工流調處,提供紙質版流行病學調查問卷,工作人員上前詢問并指導填寫。如在入口處發現體溫異常或來自于重點地區人員,則將安排其走指定路線,由專人護送至發熱門診。
不過東方網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上海部分醫院已經開始運用智能科技手段深入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患者只要出示醫保卡或者身份證,簡單一刷就知道健康狀況。現場工作人員對綠碼患者進行放行,而黃、紅碼患者則攔截進行人工核驗。
80多歲的患者汪奶奶說,自己沒有智能手機,之前來開高血壓藥都是工作人員為她做人工流調表。“在門診填寫,人多時還要排隊”,汪奶奶說,“現在拿醫保卡他們就知道了,不需要幫我寫了。”
醫院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記者,這是醫院最近啟用的“隨申碼·健康”智能核驗系統,此系統實現了“卡碼合一”:患者只需出示身份證或本市社保卡刷卡就可以秒速核驗健康狀況。系統的啟用一方面大大提高核驗速度,減少排隊,在大熱天極大地改善就醫體驗;另一方面還能自助統計各類“隨申碼·健康”核驗人數,便于上報管理,助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銀行:“測溫+口罩”是硬指標 部分還需登記信息
今天上午,東方網另一組記者來到中國銀行江橋支行。在網點入口處,安保人員示意記者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隨后記者又完成了測量體溫、使用柜臺提供的免洗手液洗手消毒后,方能進入銀行大廳。
東方網記者看到,當天辦理業務的客戶中有不少“白發族”。對于這一類特殊人員,如果老年人群無法提供健康碼,防疫如何措施落實到位?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針對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群,我們會統一協助該類人群手工登記個人健康信息,該表格上需要填寫入行客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入行測溫時的人體溫度等基本信息,“這樣的方式既能滿足防疫需求,又能保障老年群體入行辦理業務的權利”。
東方網記者留意到,上午10點,也就是網點營業一個小時后,表格上已登記了約6、7位老年顧客的個人信息。在完成個人信息登記、測溫、佩戴口罩、洗手消毒等措施后,無法提供健康碼的老年客戶也可以入行辦理業務。
記者還在采訪中了解到,滬上部分銀行并未要求進行出示驗證碼,而是嚴格要求“測溫+佩戴口罩”。在上海銀行天鑰橋路支行,記者在入口處看到醒目的“測溫點”,保安手持測溫設備,對入行市民依序進行測溫,“口罩一定要戴好,沒有口罩進不了銀行”。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對于到店客戶,建行上海分行各網點不再要求其出示隨申碼,但仍需配合測溫及信息登記。
圖書館:三種遞進辦法解決“千奇百怪”的問題
上海圖書館一直是不少老年人每周都要去上一趟的地方,讀讀報看看書,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上圖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記者,上海的文化場館現在實行“全預約制”,入館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電話提前預約。“剛恢復開放時,確實有遇到老人不知道預約,急匆匆過來還書。我們會耐心引導,如果當天預約名額沒滿,工作人員會幫老人做好登記后,核驗隨申碼綠碼,讓老人入館。當然,預約制實行這么久,現在老人們已經習慣了,來之前都會提前預約。”
讀者正在填寫信息登記表(上圖供圖)
李爺叔今天一大早就來上圖看報紙,他已經提前一天打電話預約好了。李爺叔用的是“老人機”掃不出隨申碼。只見他熟練地給手機運營商發送了一條行程查詢短信,很快,反饋回來30天內的到訪地上海。上圖工作人員表示,老年讀者遇到的問題千奇百怪,因此已經做好萬全的方案,有隨申碼的需出示綠碼,不是智能手機那就發行程查詢短信,如果連手機也忘記帶,上圖準備了一份“入館讀者信息登記表”,上面有流行病學調查承諾書,以及個人的姓名、讀者證號、身份證號、聯系電話、居住地等信息登記。
張阿姨聽說上海博物館新開了一個展覽,今天興沖沖約上小姐妹一起去看。入館時張阿姨把手機中的預約碼、隨申碼給工作人員,但她的小姐妹沒有隨申碼,上博工作人員馬上拿出ipad,問小姐妹要了身份證號,臨時幫忙申請隨申碼。“現在大部分來上博的觀眾都會備好預約碼、隨申碼,少數無法出示的,我們會臨時幫忙申請,身份證號加上人臉識別,其實很快就能申請好的。”上博開放部的工作人員透露。
公園:出入口的志愿者主動服務老年人
盛夏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玉簪花迎來花期,純白如雪的花朵在裊裊綠云般葉叢的映襯下顯得雅致動人,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背著長槍短跑的游客中,又以老年群體居多。
“您好,請出示預約憑證和隨申碼,測一下體溫。”在公園門口,一位穿著背心的志愿者對一位背著相機的張叔叔說。老叔叔掏出手機,卻忘了隨申碼該怎么顯示。“介意我來幫你弄嗎?”志愿者問。“謝謝儂。”張叔叔把手機給志愿者,沒幾秒種屏幕上就出現了綠色的隨申碼,張叔叔得以順利入園。
最近天氣熱,不少老年人選擇在上午稍涼快時入園游玩。園方也貼心地提醒大家,疫情期間入園要先在微信公眾號預約,在線登記選擇游園日期和購票數量。游客憑預約憑證和隨申碼購票,需佩戴口罩,自覺接受體溫測量,兩次測溫均高于37.3度的游客不得入園。同時為更好地服務游客,公園會在出入口安排志愿者和工作人員,如有老年游客使用手機有困難,則會幫助游客使用手機按照正常程序入園。
“隨申碼”是智能的、便捷的。那些搞不定“隨申碼”的老年人,社會也留足了適應、緩沖的空間。正如記者采訪中遇到的李爺叔所說,我覺得發行程短信的方式就比較適合我,百姓的生活方式,不是只有唯一選項。李爺叔的一句話,也道出城市管理中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