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你可能會變得莫名煩躁,甚至連脾氣都控制不住,一點就著。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在提醒你和身邊的人,你被產后抑郁“盯”上了。
2019年《新媽媽情緒藍皮書》中公布的產后抑郁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48%的人在產后3個月感覺生活失去了色彩和希望;47%的人曾經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媽媽。而這些媽媽都曾經因為各種不良情緒問題影響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家人作為寶媽的堅實后盾,在緩解產婦情緒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家人要了解為什么迎接愛情結晶時,會讓寶媽出現情緒問題?不良的情緒的表現有哪些?更重要的是,家人可以為寶媽提供哪些幫助?
產后為什么會出現不良情緒?
1.生理因素
懷孕期間,為了使子宮和乳房發生變化為新生命做準備,孕媽身體內黃體酮、雌激素、恥骨松弛激素含量會不斷增加。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這種急劇變化導致產婦大腦發生情緒波動,進而誘發抑郁。此外,經歷過“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漫長過程后,產婦仍需要24小時照顧寶寶的生活,導致身體過度勞累、睡眠質量變差、心情煩躁。
2.心理因素
媽媽在擁有寶寶之后才成為媽媽,寶寶幾歲,媽媽也是幾歲。對于很多職場白領、獨生子女而言,分娩結束后不僅需要經歷角色轉變,還需要維持寶寶與家庭、工作、生活之間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們容易思慮過深,導致壓力過大、心情壓抑、焦慮恐慌和精神萎靡,心理負擔增加。
3.社會因素
婆媳關系不佳、父母關系差、夫妻感情差、親子感情聯結差、婚姻不滿意、產后無人照顧、生活環境臟亂差、睡眠環境噪聲過大等家庭因素,以及職場同事聯系變弱、合作關系的變動等都會影響產婦情緒。除此之外,物價、房價等社會因素,也會增加產婦的精神壓力。
4.遺傳因素
有抑郁癥病史和家族病史的產婦更容易產生不良情緒。
不良情緒的表現有哪些?
產婦分娩后的不良情緒主要包括抑郁、憂慮、煩惱、焦慮、自卑、沮喪、悲哀、絕望等一系列癥狀,不僅對產婦和胎兒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不及時干預,還可能導致產后抑郁癥。
抑郁:抑郁作為典型的負面情感,伴有思維遲緩、言語動作減少、悶悶不樂、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的癥狀。
焦慮:生孩子的過程對產婦來說是一個身心均會受到重創的壓力事件,對未來的不確定、對胎兒性別的思考、對家庭關系的擔憂等都會成為困擾媽媽的難題。這種焦慮不僅體現在心理上,還會形成軀體性焦慮,產生頭暈、惡心、心率加快的癥狀。
自卑:對于初為人母、并有追求完美情結的媽媽來說,自卑往往源于對寶寶發育、居住環境、自身形象和能力的不滿意。如果這種情況持續2周以上,屬于病態自卑。
絕望:當產婦遭遇重大挫折、內心的愿望得不到回應、對自己和家人失去希望時,往往會產生痛哭、甚至輕生的想法。
家人應該如何幫助寶媽緩解不良情緒?
首先,家人作為寶媽最親密的朋友,應該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主動學習育嬰知識,幫助寶媽分擔家務、照顧寶寶,營造干凈舒適的居住環境,尤其要重視睡眠環境。家人的理解和幫助能夠增強產婦幸福感,減少精神壓力,促進睡眠質量,從而將負面情緒降到最低。
其次,保持傾聽和陪伴,給予情感支持。寶寶出生后,家人的目光往往集中在小生命身上,對寶媽的關心和愛護減少,產婦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對此,家人要從情感上給予寶媽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耐心傾聽對方的心聲,幫助寶媽適應角色的轉換,重新樹立信心。
此外,在相處過程中,家人應多關注寶媽的情緒變化。如果發生不良情緒,家人要學會包容和諒解,可以通過聊天、運動的方式進行疏導緩解,嚴重時需要向專業醫生求助,避免出現不良后果。需要注意的是,“產后抑郁”并非矯情,面對產婦的求助,家人需要給予積極的回應和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