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中精英隊獲得今年北京市“百隊杯”高考女子組冠軍。
樊若妍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球隊正等著參加“百隊杯”的比賽——來自清華附中高三、剛剛經歷了高考的5個小姐妹代表清華附中精英隊參加了今年北京市“百隊杯”高考女子組的比賽。因為還要兼顧小年齡段女隊的比賽,負責球隊訓練的陳浩教練和張玉婷老師給她們高考組放了兩天假——按說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可以算是高三學生的最高榮耀,但樊若妍說還是有一點點遺憾。
“其實未央書院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高考考了685分,但清華分數線是687分,所以我參加了‘強基計劃’,最后通過清華的校考進了未央書院。”樊若妍說,“未央書院是清華大學今年新成立的5個雙學位書院當中的一個,主要是學數理基礎學科加一個工程銜接,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我選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和自動化,希望在本科的時候打好數理基礎,以后讀研、讀博就可以去參加一些科研工作。我其實非常想學一些關于芯片、電路這方面的內容,因為我們國家現在在芯片這方面被卡了脖子,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希望自己將來能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樊若妍對自己學習生活的規劃,是很多學生家長希望孩子可以達到的高度,不過樊若妍認為自己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學霸——今年高考北京市考生一共49225人,700分以上的“頂級學霸”80人,這里面來自清華附中的考生有18人,樊若妍屬于“我校685分以上74人”中的一員——但在“百隊杯”這樣的北京市中小學生足球公開賽的賽場上,樊若妍卻是當之無愧的“學霸”。
“我當年就是成天滿地亂跑的一個小孩,所以想能不能學踢足球,好歹以后有個興趣愛好,對我來說一起踢球的人的魅力高于踢球本身,我其實更享受的是跟這些人待在一起。我通過足球認識的學姐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14級的學姐3個考了清北、1個港大、1個美國最強的設計學院),平時我學習有問題也經常向她們請教,收獲很多,相當于足球讓我認識了一群極好的朋友。到高中我認識到足球本身是一個非常精致的運動,其中的力量是受控制的激情,而控制是非常美妙的。高一高二這兩年我逐漸感受到它的美感,開始熱愛足球。很多人覺得踢球影響學習,但足球不是罪魁禍首,像我踢完球直接進入學習狀態,根本不受影響,而且學習和踢球互相搭配,很有意思。”樊若妍說:“家長同意我踢球的最大原因,是不用再花專門的時間去鍛煉身體,很劃算。高三有同學經常生病,我就一直活蹦亂跳。我現在已經進了清華大學校隊暑訓的微信群,前幾天去學校跟學姐她們踢了幾次野球,被教練表揚了,非常爽。”
對足球發自內心的熱愛,是清華附中精英隊強烈要求參加今年“百隊杯”賽的堅實基礎。
北京市“百隊杯”今年37歲。從1984年開始,“百隊杯”就是很多愛踢球的中小學生在暑假里最盼望參加的公開賽,今年的“百隊杯”,是北京市在“科學有序恢復體育賽事活動”后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全民健身活動。將近兩周里,從6歲以下組到高考組,“百隊杯”總共15個年齡組別908支球隊在北京市8個賽區完成了1826場比賽,很多自己小時候參加過“百隊杯”的家長,又把孩子送上“百隊杯”的賽場。
“這是我們能參加的最后一屆‘百隊杯’了,特別想要給中學時代留一個美好的回憶啊。”李星瑤、宋博約、蘆思楊、沈芊帆、樊若妍,5個小姑娘不約而同,“我們就要踢球!”
在拿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周之后,8月22日,樊若妍和她的“戰友們”登上了“百隊杯”高考女子組的決賽舞臺,對手是EESFC女1隊。今年因為疫情關系,無論高考還是“百隊杯”的組織都受到很大影響,高考女子組這個組別只有清華附中精英隊和EESFC女1隊報名,兩隊第一次交手,清華附中3∶1取勝,然后按照賽程兩隊第二次交手就是冠亞軍決賽,常規時間雙方0∶0打平,點球大戰清華附中精英隊最終捧杯。
“別看就兩場比賽,但已經非常難得,首先到了高三還愿意堅持踢球的女孩子,已經少之又少,尤其是這些完全不走專業路線只是業余時間喜歡踢球的女孩子,鳳毛麟角。她們克服所有困難,哪怕就只有這5個人,連替補都沒有,都跟我們教練說特別想參加這樣的足球比賽,我和張老師都非常感動,這就是足球教給她們的東西,她們極其團結,不怕困難。”教練陳浩說:“清華附中將臺路校區是1+3(1年初三+3年高中)的模式,我們從初三開始組隊,孩子們自愿報名,都是零基礎來的,從最基本的足球技術開始學。我們不培養專業運動員,學校就是想教會對足球感興趣的學生基本技能,讓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讓孩子們今后的大學生活包括走向社會以后,有體育方面的愛好,而且從現實情況來看,踢球完全不影響學生的學習,相反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球隊隊長李星瑤拿了這屆“百隊杯”高考女子組最佳球員,她現在的學生身份是中央美術學院大一新生——“央美”是國內美術創作、教育的最高學府,從小畫畫的李星瑤從來沒有考慮過“央美”之外的大學,“今年情況特殊,藝考是在高考之后才考的,高考和藝考我都順利過了,也是在‘百隊杯’開始的前幾天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
“踢球沒有占用我太多的時間,因為不是特招的運動員,我們正常的訓練,就是每周兩次,下課以后,每次1-2個小時,對我來說,一天的緊張學習之后,跟好姐妹踢踢球,特別舒服。高三學習壓力很大,踢球是緩解壓力的很好辦法,我從初中零基礎接觸足球,到高三踢了4年,真正地從感興趣到熱愛,現在看見操場上有足球就想過去踢幾腳,我和閨蜜一起訓練、比賽,聊天也有很多像怎么跑位、怎么傳球這樣的細節,我還有一個筆記本記自己的訓練,還會制訂自己的比賽方案,所以踢球和學習是互助的關系,完全不沖突。”李星瑤說:“我周末的時間,除非有比賽要參加,會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計劃,通常就是一天畫畫,一天學習,只要安排好,就非常充實。”
越來越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都是自己的“時間管理大師”:球隊的姑娘都像李星瑤一樣,充分利用在校時間,用踢足球幫助自己緩解學習壓力,幫助自己在更多層面進行思考,而身體素質的提升則是最明顯的標志——守門員宋博約高一時候800米只是及格成績(4分40秒),到了高三她的800米成績已經接近“優秀”(3分32秒),她說就連她的父母,都被她帶動得愛上體育運動。
“‘百隊杯’的冠軍太讓我們激動了。我最初踢球,是因為特別想像梅西一樣在球場上才華橫溢,女孩子踢球也可以非常帥氣。”宋博約說:“堅持踢球4年,我從不愛運動到熱愛運動,生活方式也變得健康許多,現在我的父母常常和我一起參加運動,一家人大汗淋漓以后特別酣暢,這是家庭的幸福感。所以足球對我來說不是簡單的一項運動,而是我人生的跳板,給我健康,讓我對自己充滿信心。”
不是每個人都能舉起足球場上的冠軍獎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考場上一帆風順步入心儀的高校——人生旅途漫長,需要不斷克服各種艱難險阻,足球帶給這些普通孩子們的,就是不斷迎接挑戰,在勝負之間感受“體”和“育”的樂趣。
球隊的后衛蘆思楊彈古箏,錯過了中央音樂學院的藝考報名,只能來年再考。但無論她自己還是教練、老師、隊友,都相信足球可以幫助她的成長,“剛開始比賽我是替補,都不敢上場,害怕防不住別人,因為自己的失誤讓大家的努力白費。但是后來所有人都在鼓勵我,正常的訓練完了以后閨蜜還陪我一起練基本功,后來我才有信心和她們并肩作戰。如果沒有踢足球,我的人生就少了一種樂趣,就像這次的比賽,我們千辛萬苦湊在一起,為集體榮譽作戰,凝聚力太強了。就算上大學以后,踢球的機會會少一些,但有機會的話我一定還會接著踢,特別想以后約著現在這些隊友,我們再一起練一練,踢場球,特別好。”蘆思楊說。(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