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月27日電 近日,記者從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獲悉,《關于在全市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議》提案榮獲市政協2020年優秀提案獎。這份提案由鄭錦等120多位政協委員聯名參與,積極推動上海在移風易俗、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上開全國之先,在全社會獲得良好反響。
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2/3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風險,尤其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健康上海行動推進中,日常生活認真落實個人防護尤為重要。圍桌合餐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但合餐時筷來箸往,使得筷勺上粘附唾液所攜帶的病原微生物也借此傳播,引起交叉污染,帶來健康隱患不容忽視,其中以幽門螺桿菌感染最為典型。怎樣既沿襲優良傳統習俗,又養成文明衛生習慣,積極降低患病風險?
面對新冠疫情,上海市民健康意識高漲,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抓住機遇,在去年2月23日聯合向全體市民發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聚餐時,請一定不要忘記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無論是在飯店還是和家人用餐,都請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較大的飯店,更應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倡導文明健康用餐。同時推出一組“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海報。倡議一經發布,上海在移風易俗、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上又開全國之先,全社會好評如潮,國家愛衛辦給予充分肯定,全國各地積極推進。
與此同時,在鄭錦委員的發起下,在很短時間內,120多位市政協委員聯名提案《關于在全市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議》,從加強健康教育、營造社會氛圍、創建支持環境等方面積極推進公筷公勺使用,并建議加快地方修法進程,讓法制成為公序良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進器。這份提案進一步倡導健康文明的飲食風尚,引導廣大市民改變就餐習慣,提高市民對使用公筷公勺的認識,提升餐飲服務單位對提供公筷公勺服務的認同,對于之后的公筷公勺地方標準出臺、公筷公勺等文明健康生活習慣被納入公共衛生社會治理體系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讓每一張餐桌上的公筷公勺成為健康上海的新時尚,更好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提升市民自我防護意識和健康素養水平。
目前,兼具勺子和叉子的功能的“公叉勺”作為市民健康禮包中的實用健康工具,正與《上海市民健康行為知識讀本》一起發放至上海800多萬戶常住居民家庭,既可引導市民改變健康行為,又可滿足大家對健康生活的需要,進一步增強全市2400多萬市民的健康獲得感、安全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