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數字化”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數字經濟產業端、數字治理到數字政府建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然。“要給予老年人更多幫助,讓他們也能享受數字化便利”“填平數字鴻溝”“讓數字化賦能我們未來的美好生活”……數字化成為代表、委員倍加關注的議題之一。
數字治城,從“一網通辦”起步,到“一網統管”實行,上海不斷創新社會治理。2021年,進入“十四五”規劃第一年,上海更作出全面數字化轉型戰略布局,并計劃在經濟、生活、社會治理上率先落地。
大上海為何如此看重數字化?且聽大江東工作室解析一二。
數字化轉型,正是上海的追求。資料圖片
“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成為上海名片,為數字化轉型提供經驗
上海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得益于“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的實踐。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兆安說,“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這“兩張網”,已成為上海城市數字治理的兩張“名片”。
上海市民已經離不開“一網通辦”。除了出行需要出示的“隨身碼”,還有諸多應用。打開手機APP“隨申辦”,時時跳出“你有消息未讀”。點開,各類提示一長串,比如:因私出國工作、學習人員新冠疫苗登記——服務流程一清二楚。而新版社?ㄞk理、指尖健康服務,也一鍵直達。找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便利。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月28日,一網通辦已接入事項達3118件,業務辦理達32450項,累計辦理人次突破65億!其中,隨身碼使用人數超過4600萬人。用隨申辦,“馬上”辦,成為上海市民的習慣。今年1月初,隨申辦老年版推出,大字號,大色塊,方便老年人操作。
“一網通辦”改變了市民找政府辦事方式,“一網統管”則改變了政府管理城市的方式。上海,正用智慧賦能每個樓宇、街道。
2月25日,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單元數字治理項目發布。它在上海市“一網統管”平臺上,融合華為云、大數據、AI、5G、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多種先進技術,以著名歷史建筑南京大樓為樣板,打造城市運行最小管理單元——對大樓和周邊進行超精細建模和視覺還原,接入多維動態數據,以生命體視角構建大樓的數字生命體征。未來,這種創新模式,將從一棟樓,擴展到一條街、一個區、一座城,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是重要景觀道,每逢節假日,都人頭攢動,大客流量容易產生風險隱患。對整個步行街進行客流管控事關重要。在黃浦區城運中心大廳大屏上,一個個城市運行的數據飛快滾動,背后體現的是對人的悉心關注。
步行街上的南京大樓已全部數字化!爱敳叫薪挚土鬟_到中高風險等級,區城運中心會立即發布大客流預警,自上而下向南京大樓數字孿生系統發送配套處置通知。與此同時,店內安保經理通過手環收到消息,立即組織安保人員,配合啟動客流管控預案。”工作人員介紹。
南京大樓的數字化規劃。項目方供圖
上海有多豐富,治理就有多難。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惠麗稱,“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超大城市,人多、車多、樓多、企多、管多、線多。全市2500萬常住人口,每個月出行3天以上的車有765萬輛、7天以上也有576萬輛——每天城市的運行和交通承載著巨大壓力。同時,上海24米以上高層建筑有1.5萬幢,其中100米以上就有600多幢;軌道交通里程達729公里,工作日客流量超過1100萬人次,2019年8月最大客流量一天達到1320萬人次!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代表表示,“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必須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推動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
上海正把超大城市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的城市生命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積極推動上海城市運行管理創新。
數字化賦能美好生活,上海未來很“動人”
“從購物、訂餐、出行,到看病、上課、娛樂,我們全方位體驗到數字生活”,全國人大代表丁光宏說,改革開放40年讓上海脫胎換骨,而未來30年,上海將因數字化而驕傲。
生活向數字化轉型,是上海數字化轉型的新提法。數字不僅用來治理,而是用來美化生活,這是上海數字化轉型最動人的地方。
從前,許多白領不吃早飯,傳統早餐售賣點,要么排隊要么很遠。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盒小馬”加入數字化點早餐新模式!吧习嗟罔F途中,只要下車前一站用手機下單,幾分鐘后下車,到地鐵口盒小馬店柜子上一掃碼,就把早餐拿走了!數字化,化解了舊‘麻煩’!”盒馬(中國)聯合創始人沈麗說,“一趟地鐵路過,地鐵口盒小馬店20個餐柜的早餐就都提走了,不用等候、不用接觸。30平方米店鋪,一天營業額相當于傳統早餐店鋪幾倍。”
早餐數字化了,供應企業可根據大數據排摸:哪些人在買早餐,哪些人都買了哪些早餐,從而及時調整品種。“我們發現,買早餐的除了趕路的白領,還有周邊居民——在家下單,半小時送到,還是熱乎的!急著上學的孩子不用等父母做飯了,都可以多睡會兒!鄙螓愓f,“根據一些熱點數據進行新品調整,外賣早餐可以天天不重樣。因為數字化,美好生活的邊界是不是在放大?”
面積不大的盒小馬店,因為盒馬鮮生的支撐,以數字化賦能,為早餐工程呈現新樣式。謝衛群攝
數字化改變生活的案例在上海日益豐富。
2020年春節,受疫情影響,網上買菜緩解了宅家抗疫的困境,改變了菜場購菜的習慣。線上供應商“叮咚買菜”迅速走紅——這是疫情中長大的上海本土互聯網公司之一。
此前,網課只是少數人的習慣,一場疫情,讓上海所有學校和學生都上了網。過去,大家上醫院看病要排長隊,現在,因為疫情,網上問診流行開來,僅“平安好醫生”一個平臺的用戶數就增長了數倍。
夯實數字底座,提升數字經濟的力度與厚度
如何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數字經濟不容或缺。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談到, 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兩張網”平臺聚集的設備、技術、信息以及數據所蘊含的可以促進城市治理及發展的豐富資源,努力形成數字治理的上海標準和上海方案。同時,催生出一批新技術,形成一批新成果。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代表認為,上海率先提出的經濟、生活、治理三大領域數字化轉型,是一項“整體性”轉變。“經濟和生活的數字化轉型,必然離不開治理數字化的支撐,而治理的數字化,又將成為經濟和生活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以為,“經濟的數字化,數字底座特別重要。”按照規劃,數字化轉型中的上海,將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千兆寬帶、5G、衛星互聯網等高速網絡覆蓋,建設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平臺,堅實支撐經濟發展、市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等各領域的數字化應用。
“傳統制造業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可提升8%到13%的利潤率,‘燈塔工廠’的提升效果更為明顯,運營指標平均提升了50%—60%!鄙虾HA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霞代表指出,企業試點數字化轉型效果顯著,她特別關注數字化人才的缺口問題。
——幾位代表、委員從不同側面,道出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
公共數據開放,正成為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全新名片”。其中,上海市大數據普惠金融平臺依托上海市電子政務云、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融合“一網通辦”,在此基礎之上加載普惠金融應用,向銀行開放與普惠金融密切相關的政務、公用事業等數據。銀行獲取數據后,可依靠大數據分析、建模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強對小微企業的信用分析,從而發揮助力實體經濟的作用。
以上海農業銀行為例,2020年,他們推出了針對小微企業研發的純信用線上普惠信貸產品“申e貸”產品,采用“銀政合作”服務模式,利用上海大數據普惠金融平臺開放的小微企業公共數據,與銀行已有客戶數據融合,對小微企業“精準畫像”,加大了信貸投放精度和力度。應用背后,則是“優刻得”在為包括“上海市大數據普惠金融平臺”在內的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其先進的“安全屋”技術,正促進長三角地區政府、醫療等多領域的數字融合。
2020年天貓年度新品大獎百分百來自線上開發與銷售。謝衛群攝
數字化轉型還催生了許多新型數字化、智能化企業。位于張江的森億智能公司,正依據醫院真實數據,提出多個病種的人工智能輔助模型,為醫生打造出智能助手,在病人診療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程進行建議與提示,最大限度為醫生賦能,減少醫療差錯與糾紛。
上海市經信委介紹,數字化轉型中的上海,還將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千兆寬帶、5G、衛星互聯網等高速網絡覆蓋,建設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平臺,堅實支撐經濟發展、市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等各領域的數字化應用,從而提升數字經濟的力度與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