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上最強春節檔”背后,反映出中國電影怎樣的發展趨向,其中又有何種隱憂與挑戰?
2021年春節檔,7部國產電影合計拿下超過80億元票房,遠超往年同檔期,同時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紀錄。《你好,李煥英》最終突出重圍,仍在上映中的該片票房已破52億元,并將在全球上映。
“史上最強春節檔”背后,反映出中國電影怎樣的發展趨向,其中又有何種隱憂與挑戰?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水花雅集”青年學術沙龍日前來到朵云書院廣富林店,圍繞“解密春節檔‘文化密碼’”的主題展開多角度探討。
今年春節檔的7部影片文化類型多樣,各有顯著特點,《唐人街探案3》的品牌效應、《你好,李煥英》的本土民族敘事方式、《刺殺小說家》《侍神令》的電影工業水平、《人潮洶涌》在跨文化語境下的在地性表達、《哪吒重生》《熊出沒之狂野大陸》的國漫特色,為公眾提供了合家歡與分眾化都能滿足的觀影選擇。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春分析,受疫情影響,去年積滯的影片與今年新出影片構成了觀影的更多元選擇。公眾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紛紛走進電影院,讓看電影成為春節新風尚。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平認為,今年春節檔顯現出中國電影“內循環”的巨大市場需求。以票房領先的《你好,李煥英》為例,其目標觀眾弱化了精英化趨向,新導演賈玲實際上采用了有些“老派”的敘事方式,某種程度上與謝晉導演的作品有些相似。具體來看,這部電影是真實與虛構的奇妙統一,能和青年群體與他們的父母輩產生共鳴。
《你好,李煥英》走出去的前景如何?黃平分析,中華文化有自己的脈絡,當下中國青年一代有強烈的文化自信,應當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中國本土電影,在做大做強中國電影“內循環”的前提下謀求“走出去”。在劉春看來,盡管《你好,李煥英》取得了成功,但它的經驗無論是對賈玲還是對中國電影產業來說都較難復制。這部電影之后呢?中國電影依然缺乏比較明確的內容定位。
春節檔另一部影片《刺殺小說家》被認為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的提升。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匯川認為,電影工業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整個電影的項目管理、制作等流程環節的精準度。“工業化”不僅適用于商業片,還要在商品性的基礎上強化電影的作品性。劉春提出,面對“網生代”“游生代”觀眾群,創作者要有意識地加強人物、動作和情節設定的互動性。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賈艷艷分析,今年春節檔多部電影已呈現出較強的游戲感,時空設定與傳統電影很不相同,“在網絡文化時代,傳統的電影評價體系遇到了困境,就像網絡文學的發展一樣,要在新舊之間建立平衡!
后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發展到底要遵循什么樣的路徑?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徐錦江引用了李安導演說過的“我喜歡拍觀眾沒看到過的東西”,他分析,所謂“觀眾沒看到過的東西”可能還指向“觀眾許久沒看到過的東西”,“觀眾的喜好本身或許是在循環中發展的,不變的是電影所應呈現的文化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