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準同意創建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普陀園(后簡稱“張江普陀園”)作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基地),普陀區內北區塊、南區塊14個不同類別的科創園區正式納入了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理范圍。天地軟件園也位列其中。
加入張江普陀園的這些年,也正是天地軟件園飛速發展的時期。在這里,集聚了波克城市、收錢吧、淘票票、Unity等一系列互聯網“大咖”,在這里,集聚了2000余家創新企業,年產稅達16億元。天地軟件園伴隨張江示范區的十年發展歷程,既享受政策福利,也“借力發力”,以創新策源、產業集聚為抓手,造就了一片孕育、孵化數字經濟、互聯網+產業大咖的特別天地。
天地軟件園-天地科技廣場
精準服務,提升服務能級
在天地軟件園30萬平方米的轄域范圍內,注冊企業有2000多家,但囿于物理空間有限,實體辦公也在這里的企業大約有500家。服務好所有的企業是園區一直堅守的初心,也是園區從創建之初,到如今總產值實現翻了百倍的內驅動力。“要提供專業的服務,留住存量,吸引增量。”天地軟件園黨委副書記李欣說。
“排摸企業個性化政策需求,專業定向的政策解讀,對接專業機構、政府職能部門做政策輔導,追蹤企業政策落實情況”,這“四部曲”是天地軟件園招商服務部的工作專員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的標準操作。“政府的各類扶持政策類目繁多,我們看起來常常理不清頭緒,而園區的工作人員為我們開政策解讀會,還會針對我們的需求,協調對口的政府部門,組團式上門指導我們申報申請,特別貼心。”園區企業介紹道。
這樣的專業服務價值,在園區正式納入張江普陀園之后顯得更加突出。“張江專項資金企業十分看重,因為支持范圍廣、類目多,特別對于科創企業來說能較容易爭取到。但因類目多,申報材料也各不相同。我們在走訪時,發現很多企業對政策不夠了解,容易錯失這部分政策扶持。”天地軟件園產業服務部經理徐翀介紹道。
園區入駐企業收錢吧對園區提供的這項專業政策服務豎起了大拇指,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鄧宇霖說,政策的落實對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助力,“張江專項資金到位后,對我們而言,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去了,方便了我們更加精準的服務我們的目標群體——在資金和技術方面都相對弱勢的中小微商戶,讓他們也搭乘上了數字化經營的快車。”
為此,園區的服務專班除了日常政策宣講,更是在大張江的政策上加大了解讀和分類對接,還借助“數字”之力,搭建了一套智慧園區系統,實現了對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通過這套系統,我們對園區內不同產業的企業貼上了不同的標簽,在推送我們的大張江政策時更有針對性,幫助企業做了第一道篩選。”李欣說。
孵化聚力,擦亮引商名片
“在這片‘天地’,我們創下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提起這片位于普陀區西南部的創業園區,和園區一起成長起來的收錢吧感觸特別深。2013年,收錢吧落戶天地軟件園,從一家民營小公司發展到如今全國2000多員工的數字互聯網代表企業,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鄧宇霖說,“我們和天地軟件園的緣分很深,園區見證并扶持了我們的成長,無論是前期的減免租金,還是一直貫穿始終的政策扶持、技術前瞻性輔導等等,在我們不同的發展階段提供了關鍵性的支持。”如今,天地軟件園成為了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上海市知名品牌示范園區,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普陀園的分園;收錢吧也成為了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業務范圍覆蓋全國500多個城市,注冊商戶超過了180萬家。
收錢吧只是園區孵化企業的一個縮影,圍繞產業做招商,孵化出行業大咖的案例在天地軟件園屢見不鮮。“圍繞產業鏈做招商,并精準服務。”李欣告訴記者,“尤其是加入張江普陀園之后,享受大張江的各項政策扶持,不論是從項目資金,還是人才引進上,都為我們的產業鏈招商提供了更加精準的助力。”如今,園區圍繞“5+1”的產業布局已經形成了相關產業集聚,并且以重點企業為抓手,持續擦亮園區“以商引商”的名片。
2016年入駐的柏項網絡就是如此,這家年產稅逾3500萬元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就是園區內的互聯網+大咖企業代表波克科技“帶”來的。“波克剛剛進駐園區還沒有稅收貢獻時,園區就給我們提供了保姆式服務,大小事辦起來都不需要自己去行政大廳來回跑,這讓我們覺得找到了組織。”在波克科技總裁徐仁彬的眼里,這種“革命友誼”不一般,“除了波克要在普陀扎根更深,我們還要將自己投資的企業、上下游的企業都推薦來普陀,我們也正式加入普陀的招商大隊伍。”
據介紹, 僅2020年,園區共有60家企業(項目)成功獲得張江專項支持,總扶持金額6000余萬元。2020年,張江普陀園運用張江專項重點支持中以(上海)創新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聞泰信息等8家企業,支持企業建設5G終端測試與應用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共性服務與應用推廣平臺、京東智聯云(普陀)數字經濟產業中心等8個重點項目,爭取獲得市級資金支持7647.5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3.03億元。
來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