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本不該孤獨,因為有月亮的守護。對于自閉癥患者及其家庭,前路雖然漫漫,但終于不再是一個人的戰斗。
由醫學、教育、社會學等領域專家共同編寫《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Ⅲ》顯示:中國自閉癥發病率達0.7%,目前已有超1000萬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有200多萬人,并以每年20萬人的速度增加。
自2018年起,我國逐步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將孤獨癥兒童的基本康復訓練納入救助范圍,給予不同程度的經濟支持。各類自閉癥康復和特教機構也應運而生,專業師資隊伍正在成長。
嘩……當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的最后一個音符從指間流淌而過,短暫的寂靜后,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里掌聲雷動。掌聲,除了獻給舞臺上三位音樂大咖,更獻給剛才演奏的一位青澀男孩周博涵。
鋼琴家李云迪、小提琴家黃蒙拉、歌唱家廖昌永——看到如此豪華的演出陣容,臺下的周博涵母親鞠喆難掩心中激動,撥通了啟蒙老師湯文蕾的電話,深情地道出了一句“謝謝”。曾經,這對鞠喆來說是無法想象的,因為舞臺上神采飛揚的周博涵生活中是一名自閉癥患者。
在公益課堂遇見
從大三的青春學生,到如今的桃李滿天下,湯文蕾和周家母子相識已整整16年。作為周博涵的音樂啟蒙人,湯文蕾一步一步地將他送進了專業的音樂殿堂。
湯文蕾至今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周博涵,是在十幾年前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公益課堂上。彼時,她還是上音的一名大三學生。因為專業成績過硬,被校方指派為這個課堂的教師。
拍桌子、喊叫、不聽指揮……來上課的十來組家庭,有腦癱患兒也有自閉癥患兒,年齡有大有小,行為自控有弱有強。在那個“星星的孩子”還沒有如今這般為普通人所關注的年代,說實話,湯文蕾有點“沒方向”。
不過,八歲的周博涵依然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音樂響起,周博涵的表情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8周的公益課堂,參與者從最初的十來組家庭不斷遞減,最后大概只剩三四組。周博涵依然在媽媽的陪伴下,早早地來到汾陽路的教室,坐在第一排,仿佛海綿般地吸收著湯文蕾講的每句話。
公益課堂結束后,鞠喆鄭重其事地和先生一起帶著周博涵到湯家,希望能請她擔任周博涵的鋼琴老師。
為他悉心照亮前路
湯文蕾沒有一絲猶豫,就收下了周博涵。由于之前沒有單獨教授特殊學生的經驗,加上對周博涵天賦的欣賞,湯文蕾把他當作普通孩子一樣嚴格要求,希望他能成才。從小學二年級到高中,她教了他十年。
十年里,周博涵沒有請過一次假,也沒有遲到過一次。盡管湯文蕾搬了三四次家,周博涵的父母總能準時將兒子送到她的課堂上。
考慮到周博涵不可能進入普通高中,2012年,湯文蕾將他介紹到恩師張育青擔任校長的東方行知鋼琴學校,使他的求學之路得以延續。三年后,周博涵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進修鋼琴專業,走上了專業演奏者的道路。
如今,23歲的周博涵已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成了一名出色的鋼琴演奏者,演出邀約不斷。在讓“星星的孩子”發光的道路上,湯文蕾無疑是先行者。她用發現的眼光看待自閉癥學生的閃光點,為他搭建了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對于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嚴師,周博涵無比信任與依戀。
在他高二那年的暑假,東方行知鋼琴學校在賀綠汀音樂廳舉辦20周年音樂會,湯文蕾坐在第一排,靜靜地看著愛徒登臺表演。彼時,周博涵已經學會了語言之外的交流方式,上臺鞠躬時看了他的啟蒙老師,對她微微點頭。演奏完肖邦的《即興曲作品36》第2首后,周博涵沉著地向觀眾揮手致意,下臺后立刻走到湯文蕾身邊,孩子氣地問:“老師,我今天彈得好嗎?”
“好,非常好!”雖然已不再是8歲稚童,但對這個從小陪著自己長大的啟蒙老師,周博涵依然在乎她的每一句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