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4月23日電(馬作鵬)青年潮頭立,風起揚帆正當時。4月22日晚,人民網“不止新聞”校園夜話暨復旦大學新聞晚會第158期在復旦大學蔡冠深報告廳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由人民網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聯合舉辦,來自人民網的資深記者編輯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師生圍座夜話,暢聊黨媒責任與青年信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出席了此次活動。
米博華院長致辭 復旦大學劉奕寧攝
米博華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上海又是黨的誕生地,值此特殊的時間和地點,我們希望通過人民網與復旦大學共同舉辦的這場活動,讓同學們更加明確,身為新聞學子應當樹立怎樣的新聞理想與信念,在校園期間的媒體實踐中承擔更多的責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為將來參加到一線媒體工作中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米博華還指出,復旦新聞學院素有“天下記者家”的美譽,秉承老校長陳望道提出“好學力行”的院訓,學院始終致力于培養在政治素養、業務水平、理論素養和實戰能力上具有競爭力的新聞學子,一代又一代復旦新聞畢業生走出校園、進入專業新聞機構中,也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優秀新聞人才。
人民網黨委委員、人民網監事會主席唐維紅與青年學子交流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唐維紅主席介紹,復旦大學是人民網進大學活動的第一站,希望可以多與大學生交流,讓大家知道人民日報、人民網是什么樣的,讓大家了解黨媒黨網在做什么,同時也借大家的青春之力,把人民網辦得更好。
人民網品牌部主任趙岍介紹人民網情況 復旦大學劉奕寧 攝
活動中,人民網品牌部主任趙岍回顧了復旦大學與人民日報、人民網的歷史淵源。多年來,復旦向人民日報社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人民日報》與人民網也始終關注、記錄、傳播著這所知名院校的蓬勃發展。自2019年啟動《人民網深度融合發展三年規劃(綱要)》以來,人民網積極探索新玩法、迎接新挑戰,希望與年輕人交朋友。
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主任楊佳主持校園夜話 復旦大學劉奕寧 攝
校園夜話環節由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主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99級畢業生楊佳主持。有人認為自媒體、泛娛樂化的信息會使得專業媒體不那么重要,楊佳結合自己的經歷與學弟學妹暢談了平臺賦能與個人創造之間的關系。“新聞是一個職業,更是我們一生的選擇。”
交流中,人民網資深攝影記者翁奇羽分享了在重大報道、突發新聞事件中的苦與樂:“攝影記者永遠到得比所有人早,走得比所有人晚。要蹲得住現場,耐得住寂寞,才能拍到好照片。”同時,翁奇羽也分享了自己作為攝影記者在雅安地震、天津港大爆炸等突發事件中不懼危險、沖鋒一線的幕后故事。
人民網記者與復旦新聞學子暢談新聞實踐 復旦大學劉奕寧 攝
人民網深度調查記者陳遠丁則通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與同事奔赴武漢一線采訪的點點滴滴,講述了黨報黨網記者的責任擔當與奮斗精神。在他看來,“記者力量不一定要體現在流量上,更要將責任與信仰體現在報道中間。時代在變,但是記者的身份不會變。”
來自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的政府關系專員、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2010級畢業生張超從自己求職和工作的點滴介紹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近年來搭建黨和群眾網上溝通橋梁過程中的故事,“使命感和責任感是在日常經歷中不斷錘煉的”。“領導留言板”這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重要平臺,不僅讓百姓有獲得感,也讓每一個工作人員認識到“為人民服務”的責任使命。
在互動環節,一位同學問道:一些公眾號文章的標題,是否有悖于新聞的專業性?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回應,人民網并不過于“糾結”于所謂的“專業性”,只要堅定政治立場、講清楚新聞事實、傳遞新聞意義;在表現形式上,一些易懂、有趣、好看的形式都可以多嘗試。也希望人民日報、人民網將這種年輕感一直保持下去。
此次“校園夜話”是“啟程吧·人民紅”復旦大學站的多項活動之一。圍繞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教育,2021年,人民網將走進全國多所高校,與青年學子交流,傳遞“百年追夢,奔向未來”的精神,慶祝建黨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