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博會上,觀眾用VR眼鏡體驗展品。
第五屆“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昨天開幕。同期,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連續四年落地上海展覽中心。
本屆品博會線下以“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為主題,共設中央展區和地方展區,吸引了全國600多個重點品牌前來參展。
作為東道主,上海展區總能在展廳中占據“C”位,并且為往來賓客呈現出品牌培育的新潮流。從首屆的百花齊放,到第二屆的老字號觸網新消費,再到第三屆的戰略新興產業品牌,行進至第四屆,中國品博會線下展廳中的上海品牌又展現出怎樣的新特點?
數字化相關品牌明顯增加
記者統計發現,從2019年至2021年,上海每次參與線下展廳的品牌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平均保持在三四十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僅因為上海是東道主,更因為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具備培育自主品牌的優良土壤。
雖然上海參展企業品牌總數保持穩定,但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三年來,參展企業品牌所屬行業類型卻悄悄發生了變化。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今年參與中國品博會的上海品牌中,與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數字化領域相關的企業品牌數量明顯增加。在新參展上海企業中,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品牌數量已達到50%以上。
上海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當下上海正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在此背景下,上海品牌也呈現出與“數字化”共生的時代特征。上海展區的品牌創新與數字化元素,不僅為品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各種可能性,還有助于政企民聯動,構建數據驅動城市的基本框架,從而實現數字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
觀眾們可以在展廳中看到,上汽集團、上海電氣、震坤行、復瞰科技、東浩蘭生等企業共同為大家搭建了一幅集“數字+出行”“數字+治理”“數字+工業”“數字+安防”“數字+賽事”等要素于一體的數字化城市景象。
老品牌獲得持續創新動力
中國品博會既銜接未來又承載歷史。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1年都參展的上海企業中,5家成立時間超過20年,另有百聯集團、東浩蘭生、微創醫療等企業成立超過15年。這些企業所擁有的品牌中,不乏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比如豫園集團旗下的童涵春品牌已成立238年;百聯集團旗下吳良材品牌已成立302年,亨達利品牌已成立157年;光明集團旗下正廣和品牌已成立近150年……
相比新品牌,為何這些上海“老克勒”更樂于參加這樣的線下展會?“根據我們的研究,很多老字號、老品牌都曾經歷過一段‘落寞期’。但從2018年左右開始,在互聯網直播等新型營銷手段的助力下,它們開啟了‘本土品牌時尚化運動’。”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蔣青云解釋。
大約5年前,老字號、老品牌面對日益崛起的“Z時代”消費者,開始重新考慮品牌再造,掀起了一股“新國潮”。一開始,老字號、老品牌打出的“潮牌”還略有模仿痕跡。但現在,在互聯網電商數字化供應鏈的改造下,老字號、老品牌也變得越來越懂新時代消費者,逐漸從模仿者走上潮流引領者的前臺。
蔣青云認為,根據其調研,“害怕再度落后”的心態,讓老字號、老品牌們更愿意通過中國品博會這樣的平臺去獲得更多學習機會,保持競爭的動力。“此外,展會平臺也更容易讓當下流行的跨界、聯名等創新模式獲得更好的展示。”
在本次中國品博會,鳳凰牌自行車與貴州赤水竹編跨界推出紅色經典款自行車;梅林午餐肉與《建筑可閱讀—楊浦百年工業地標》共同推出一系列新產品;上海百年鐵皮玩具工業品牌Saint John則開始融入時尚和年輕化的產品設計;喬家柵現場展示中式餐飲與咖啡的跨界混搭等等。
老品牌歷久彌新,新品牌快速崛起,它們散發出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生命力,展現出上海城市發展的韌性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