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演員表演“茉莉花聯唱”。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就要在崇明開幕了。經過1100多天的籌備,島嶼上、鄉村中、森林里,百花將綻放。如此盛景,怎少得了音樂?上海市文聯藝術促進中心和陸家嘴外灘金融城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音樂會《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昨晚在上海音樂廳舉行。女高音歌唱家孟錦慧帶領她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們,為崇明花博會唱響序章。
古今中外,有許多關于“花”的音樂作品。柴可夫斯基有《花之圓舞曲》,愛爾蘭有民歌《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在中國,也有許多傳唱已久、縈繞在心的歌都與花有關。比如哈薩克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塔吉克民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比如江蘇民歌《拔根蘆柴花》、青海民歌《花兒與少年》。這些民歌在音樂會上一一被唱響。
一首歌了解一個民族
孟錦慧出生于新疆喀什,自幼沉浸在樂聲中。她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多年,學生有漢族,也有維吾爾族、回族、土家族、苗族。她編著了《絲綢之路上的歌聲》,還和學生們組成“絲路藝術團”,舉辦多場音樂會和講座。
音樂會開場一曲《五月散花》色彩斑斕,傳遞陜北人民對鮮花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拔根蘆柴花》原名“插秧號子”,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位勞動少女的形象,把觀眾帶到蘇北平原。《槐花幾時開》是一首四川民歌,歌詞風趣幽默,通過一對母女的一問一答,表現女兒對情郎的思念之情。民歌《茉莉花》流行于全國各地。孟錦慧的學生們在音樂會上呈現了四首不同地域風格的《茉莉花》:廣東茉莉花、河北茉莉花、東北茉莉花,以及江蘇茉莉花。
別忘掉自己民族的歌
學生木巴萊克來自新疆庫車,父親是當地歌舞團的獨唱演員。音樂會上,她唱起一首《萊麗古麗》。歌詞大意是:人們走進豐收的果園,總愛把鮮紅的蘋果挑選。普天下再沒有哪一個姑娘,萊麗古麗,像你那樣讓我眷戀。
在孟錦慧看來,民族地區的學生樂理基礎可能沒有漢族學生那么好,但他們有一種天生的樂感。“我一直鼓勵少數民族學生保留自己的特色,傳承好本民族的民歌。年輕人也喜歡唱流行歌曲,那他們的民歌如何傳唱下來呢?我希望能引導他們了解自己的民歌,愛上自己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