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亚洲无码片日韩无码片,av人妻无码网站,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鑄造新引擎,踏浪再啟航

周楠
2021年07月01日17:08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從靠近北外灘公平路碼頭的濱江最佳觀景點一眼望去,江面上有一個紅色的浮筒。這是中國第一批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出發時,“因幡丸”郵輪停泊的七號浮筒。它見證了一個世紀前的啟航。

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留法勤工儉學學生,懷揣著救國救民的遠大理想和風雨無阻的奮進精神,駛離上海,踏上了旅程,毛澤東同志親自到碼頭送行。

一個世紀,日月換新天。貧困積弱的舊中國,早已邁入高樓林立的新時代。如今,北外灘這個啟航之地,已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百年之后再啟航。北外灘將對標世界一流標準,打造成輻射全球的中央活動區核心區、引領全球的世界級會客廳,成為上海“中心發力”的新引擎。

紅色回響

1949年,上海解放兩個月后,家住虹口山陰路的曾聯松,偶然在報端看見新政協籌備會刊登的公開征求國旗圖案的啟事。經過一個多月反復構思、設計、制作,他終于設計出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于前,小星環繞于后,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9月27日,五星紅旗被正式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作為“海派文化的發祥地、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虹口的紅色基因深入骨髓。

1925年1月,鄰近淞滬鐵路天通庵站的虹口東寶興路上,一些異鄉來客拐進一條石庫門弄堂,去參加一個小小的“英文補習班”。他們當中,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李維漢、周恩來、阮章等,而這個“英文補習班”,就是成立3年多的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在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上實現了重大突破,首次建立支部,夯實了黨的基層組織。

1930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竇樂安路(今多倫路)上成立。左聯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建立起來的第一個革命文學團體。左翼文化界創作了一大批抗日救亡、激發全國民眾民族意識覺醒的作品,凝聚起堅強的戰斗力量,并用鮮血寫下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歷史第一頁。

深沉厚重的歷史,先進文化的啟蒙,讓虹口始終高度重視黨員干部隊伍的錘煉和基層黨組織的建設。

1995年,虹口成立全國第一個跨省流動黨組織——天臺縣在滬流動黨支部,在全國首創的“雙重管理”模式讓流動黨員有了“根”;2004年,虹口率先在上海實現黨員服務中心全覆蓋,搭建三級服務網絡;2006年,虹口率先開展“黨員先鋒樓組”創建活動,探索形成“樓組黨建”黨員管理新模式;2009年,在上海首推“千人訪萬家”聯系服務群眾,鼓勵黨員干部走進基層,解決群眾“急難愁”問題……

人民情懷

在虹口區,變化最大的弄堂,當屬虹鎮老街。這里曾經是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棚戶區,逾1.4萬戶人家、約90萬平方米的危棚簡屋,是一片都市洼地。

虹鎮老街的舊改啟動于1996年。當年4月,瑞虹新城開建。這也是上海最早引進外資、完成土地批租的試點地塊之一。2009年5月,在虹鎮老街3號地塊率先推行“兩次征詢、數磚頭加套型保底、全公開操作”的陽光舊改新政,還采用第三方介入機制,請律師參與政策制訂,并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監督小組。自此,舊改走上快車道。2019年2月28日,虹鎮老街舊改終于全部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涵蓋辦公、商業零售、高端生活住宅的風尚街區瑞虹新城。

人民城市,核心是人。作為全市人口密度和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虹口在推進城區建設和發展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曲陽社區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初,是改革開放后上海最早建成的大型居住社區之一。從很早提出“15分鐘生活圈”、建立市民驛站全覆蓋,到首創的居委干部“全崗通”機制在全市推廣……優雅“老去”的曲陽社區,成為十萬居民宜居的家園。

在虹口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老人們告訴記者:“這里每天有不同的活動,書法、畫畫、茶道……早上吃完飯就迫不及待想過來,下午四點‘放學’了,還舍不得走。有這樣的好日子,我們要好好活,起碼活到一百歲!”2020年底,虹口全區所有35個市民驛站實現了全年無休。

“全年無休”四字的背后,正是黨員干部用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海納百川

2020年,作為上海中心城區唯一一塊可以成片規劃、深度開發的黃金地段,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的大幕拉開。

根據規劃,北外灘未來480米的新地標,300—380米、180—250米的建筑群,與陸家嘴、外灘遙相呼應,塑造富有韻律的最美天際線;7萬居住人口和24萬辦公人口,既有高端的低密度別墅、高品質的商品住宅,也有獨具韻味的石庫門住宅、可拎包入住的白領公寓;一批一流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商務設施陸續亮相,兩百余棟高端商務樓宇、近百家企業總部,盡顯都市繁華。

再啟航的北外灘,需要敢為人先的勇氣、高瞻遠矚的眼光、開放包容的胸襟。而這些,依然可以從百年歷史中找到答案。

1919年—1920年,一批批滿懷救國理想的有志青年,從此地啟航,遠渡重洋尋求真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愛因斯坦、泰戈爾等外國名人在匯山碼頭登陸,邁出了解中國的第一步;二戰期間,這里是向猶太人敞開胸懷的“上海方舟”。

水路相連、交通便捷的優勢,讓航運業的發展順理成章。2012年,北外灘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航運服務領域的“總部基地”。目前,北外灘區域已是中國航運服務業最集聚、航運總部特征最明顯、航運要素最齊備、航運產業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十四五”期間,虹口區將推動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不斷提質增效,打造北外灘超級總部基地,也為上海未來的發展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2月27日,已靠泊36年的中日輪渡“新鑒真”號,完成了它在上海國際客運中心碼頭的“最后一泊”。這標志著北外灘濱江岸線中封閉的最后800米,將全面啟動貫通工程,并力爭在年內實現“還江于民”。

濱江岸線形態上的全面開放,好似一個隱喻:從來處汲取力量,再啟航的北外灘將成為全新的世界會客廳,以更加大氣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