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2021年的上海,兩大展演季讓城市紅色肌理更充盈
2021年,黨的誕生地上海,始終涌動著紅色熱潮。
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上海接連推出“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和“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共有27臺劇目、54場演出。從2月到7月,申城各家劇場里輪番上演著建黨百年歷程中的紅色記憶,城市上空不斷回響著經典與新創(chuàng)之聲。
兩大展演季,以音樂、戲劇、戲曲多種藝術形式競相訴說著黨的百年崢嶸故事,讓城市紅色肌理更充盈,城市軟實力更耀眼奪目——
堅守:城市鋪上火紅底色
“玉和,平日里怕你誤事,我要你滴酒不沾。今日你只身赴宴,我要你滿飲此杯……”
7月16日晚,現代昆劇《自有后來人》亮相上海大劇院舞臺。這是上海昆劇團建團43年來創(chuàng)排的第一部大型革命現代昆劇,改編自1963年上演的同名電影。該版新作,星光熠熠——上昆中青年演員吳雙、羅晨雪分飾李玉和、李鐵梅。蔡正仁和張靜嫻兩位藝術家在耄耋之年重聚舞臺,帶領著年輕一輩再造紅色經典。
600歲昆曲與現代革命題材,四大主演集體反串,更兼用蔡正仁的話來形容,“首次以大戲的規(guī)格在昆劇的文本、唱腔、念白、表演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探索”,昆曲拓寬創(chuàng)作之路,著實令人耳目一新。首演現場,舞臺上唱念做打,無不精彩。謝幕時,劇場內掌聲如雷。
這也是上海兩大展演季的壓軸之作。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的統(tǒng)一部署下,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心主辦,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共同承辦的“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和“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兩個展演季,在整整6個月時間里,集中展示上海文藝界的創(chuàng)演實力,擦亮這座城市的火紅底色。
現代昆劇《自有后來人》參演“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祖忠人攝
上海這座城市,歷年來孕育出大批優(yōu)秀文藝作品。在“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中,上海文藝界紛紛亮出壓箱家當,《江姐》《蘆蕩火種》《白毛女》等12臺紅色經典劇目輪番上演,這些經典劇目,同時代與人民緊緊相連,在過往歲月中深受觀眾喜愛,如今再度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歷史強音。
在“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中,上海13家國有文藝院團又獻上了15臺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其中,多部首演作品在此次展演季中集中亮相,如交響曲《百年頌》、聲樂套曲《永恒的豐碑》、芭蕾舞劇《寶塔山》、京劇《換人間》、京劇《紅色特工》、現代昆劇《自有后來人》等。
4月末,“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在“七一”勛章獲得者、91歲作曲家呂其明寫下的動人音符中收尾,緊接著,90后上海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龔天鵬以交響曲《百年頌》拉開“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序幕——兩代“90”后作曲家用音樂連接起兩個展演季,接續(xù)堅守這份動人的紅色情懷。
傳承:文藝黨課浸潤人心
兩大展演季,也是上海各大文藝院團的一次集體總動員。藝術名家們全梁上壩,年輕演員們同樣扛起大旗。
上海京劇院第六代“楊子榮”藍天,上海滬劇院95后“江姐”洪豆豆,上海寶山滬劇藝術傳承中心經典《挑山女人》第一代傳承人金潔,上海歌劇院第六代“江姐”何曉楠、周琛,上海芭蕾舞團第六代“大春”吳虎生、“喜兒”戚冰雪……這些舞臺上的青春身影,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來體悟:紅色故事離今天并不遙遠,紅色精神值得代代相傳。
延水河邊、寶塔山下,來自上海的進步青年夢安,歐洲歸來的學子明華,從舞劇開始時的西裝馬甲和真絲連衣裙,逐漸轉變?yōu)榻壨溶娧澓桶滓r衫、藍色過膝裙——這是上海芭蕾舞團創(chuàng)排的全新芭蕾舞劇《寶塔山》。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愛國青年們從各地奔赴延安,用青春熱血獻身革命事業(yè),在寶塔山下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要將寶塔山下的故事創(chuàng)作成芭蕾舞劇,還是經過了長久的醞釀和積淀,主創(chuàng)團隊不僅在北京整理了大量文獻資料,還遠赴延安、榆林等地采風。
“我覺得每次全身心地投入演繹一個革命人物,就像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讓我們懂得了,當初他們的堅持是為什么,而如今,我們的堅持又是為了什么。那是一份理想,一份信念。”《寶塔山》主演吳虎生感慨。
經典劇目從復排到復演,新創(chuàng)劇目從創(chuàng)作到演出,整個過程就是一堂生動的黨課。采風時、排練時,一遍遍體悟、一遍遍的打磨,讓演員與角色之間不斷產生情感共振。
都市新淮劇《寒梅》參演“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秦鐘攝
都市新淮劇《寒梅》在全新改寫后注入時代精神,再次在淮劇舞臺上綻放。為了讓這部經典劇目在舞臺藝術現代戲的創(chuàng)作上有所突破,劇組主創(chuàng)主演赴瑞金、井岡山深扎采風,參觀革命舊址,重走紅軍小道。《寒梅》的領銜主演邢娜更是剪掉了十幾年的長發(fā),將3歲的孩子送回老家,一門心思扎進《寒梅》排練場。
“《寒梅》既是淮劇的,也是時代的。”邢娜回憶,“跟隨劇組去瑞金、井岡山采風學習,一遍一遍閱覽烈士墻上的照片,從他們的眼神中探求那一代人的革命信仰。初春的井岡山很安靜,可我的內心卻激蕩澎湃。艱苦的斗爭環(huán)境,敢于犧牲、追求勝利的堅毅,都讓我震撼。那一代人太不容易了,這種心靈的洗禮只有深扎在井岡山才能體悟到。”
融合:守正創(chuàng)新書寫時代
為黨的百年華誕增光添彩,依托兩大展演季,2021年的上海,從各大劇場舞臺到546米的城市高空上海中心,從線下到線上,從中心城區(qū)劇場到五個新城劇場,紅色之聲響徹全城。
兩大展演季,同樣成為上海城市軟實力的多面鏡像。
上海文化發(fā)展的顯著特征之一,是開放融合。“兒女成才勝過青天,再苦再累決不放棄,為孩子,重振精神挑山去,挑一個柳暗花明新天地……”臺上,滬劇《挑山女人》將一個正能量的真實故事講述得催人淚下,直抵人心;臺下,一顆顆“移植搬演”的種子在各地的土壤中茁壯生長,從河南豫劇伊始,廣西壯劇、山西蒲劇和安徽黃梅戲紛紛挑起扁擔,唱響“挑山精神”。
京劇《換人間》,首次嘗試將貝多芬交響作品融入京劇。在那場“別離”高潮戲,舞臺上出現劇中陳小云、方步亭在京胡與鋼琴版《命運交響曲》的共同伴奏下深情演繹《霸王別姬》,營造出撲面而來的時代質感。
與技術融合。舞臺劇《浪潮》的呈現,打破了傳統(tǒng)的舞臺模式,用最堅硬的鐵與最柔軟的水進行對話,設計了時而被水包裹,時而又讓水退去,結合著九宮格式上下浮動的懸浮板等裝置設計的水舞臺,呼應“浪潮”的主題。
越劇《山海情深》參演“新創(chuàng)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
與時代融合。越劇《山海情深》,跳脫出越劇所擅長演繹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大膽挑戰(zhàn)反映當下社會狀況的扶貧題材,還加入了管弦樂編曲、音樂劇編舞、實景燈光秀,與以往越劇現代戲的觀感有著諸多不同。觀眾直呼“超越想象”,這是越劇,但又不是他們想象中的傳統(tǒng)越劇,更像是對未來的一種探索。
“聽到觀眾說越劇原來這么好看,感到我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觀眾的正向反饋,讓上越人們溫暖在心。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說:“追溯越劇發(fā)展的100多年來,它始終是和時代緊貼在一起的,個中原因就是因為它不斷地翻新和變化,吸引到一代又一代觀眾。”
百年正是風華茂。如今,兩大展演季圓滿落幕,新征程已然開啟。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回望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重溫歷久彌堅的百年初心,上海文藝工作者們將繼續(xù)懷揣著“文藝為人民”的初心,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書寫好新的時代華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