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申碼”使用超37億次,除“通行亮碼”外,看病、乘地鐵、進圖書館都能用
東方網記者李歡、柏可林7月27日報道:“隨申碼”是大家出入很多場合都會用得到的場景,“隨申碼”目前應用場景有哪些?之后會不會有進一步的拓展? 在今天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朱宗堯介紹說,“隨申碼”雖然產生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但是在支撐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時,應用的領域也不斷在拓展。這次市人大《關于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當中明確要求,上海推廣“隨申碼”社會化應用。
朱宗堯說,“隨申碼”作為個人和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數字身份識別碼,我的理解就是“數字名片”。“隨申碼”是一個二維碼,具有在線、實時,可以隨時隨時展碼等特點,應用比較便捷。
“隨申碼”作為本市個人和企業可信身份憑證及數字名片已經成為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具。 朱宗堯透露,“隨申碼”累計使用超過37億次,用碼人數超過5400萬人。在疫情防控需要“通行”功能以外,已經應用到了多個場景。
比如,在健康醫療領域可以替代社保卡。在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大力推進下,掃“隨申碼”即可看病就醫,全市400多家公立醫院上線應用,累計服務超過1800萬人次。今年上線了掃“隨申碼”可以在藥店醫保購藥結算,已覆蓋全市1442家醫保藥店。在藥店購買“退燒止咳藥”和特殊管理藥品時,可使用“隨申碼”掃碼進行實名登記。
在交通出行領域,可以替代交通卡。在市交通委推動下,“隨申碼”已集成公交、地鐵展碼功能,“隨申辦”APP成為唯一一個集成公交、地鐵出行碼的移動應用,公交場景累計使用463萬次,地鐵場景累計使用633萬次。
在文化旅游領域,可以替代讀者證、身份證等。上海圖書館實現了進口閘機直接掃“隨申碼”入館,信用免押金辦理讀者證等。
朱宗堯表示,下一步,將發揮“隨申碼”在身份認證、資格核驗方面功能和便捷使用的優勢。一是推進“隨申碼”與多卡、多證的融合應用,在更多的領域,推進“隨申碼”可替代實體卡、實體證的應用。二是持續拓展和深化各類“隨申碼”場景應用。推廣“隨申碼”在醫院內全場景、全渠道的應用,實現預約、掛號、付費全流程數字化,助力市民便捷就醫。推進“隨申碼”和公交、地鐵碼“三碼融合”,加快實現“隨申碼”在地鐵、公交、輪渡、市域鐵路等“一碼通行”;拓展上海酒店“掃碼”快捷入住應用場景;打造學生校園生活的“一碼服務”場景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