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廟實施修繕改造 原有規制都將獲得恢復
開學在即,黃浦居民忻女士帶著女兒梅洛藍又一次來到文廟,尋找年少時的回憶。“在文廟關閉前,我特地帶著孩子再回來看一次。學生時代一直在這里淘書、淘動漫,留下了很多回憶,令人懷念。”忻女士動情地說。
文廟門前,一則用毛筆寫就的《上海文廟閉園修繕公告》提示:文廟將自2021年10月8日起暫停對外開放,實施修繕改造。而改擴建后的文廟將以怎樣的風貌重現在市民眼前?如何更好地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市民們翹首以待。
文廟周邊,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2021年母親節,一場兩岸青少年藝術交流活動在儒學圣地文廟舉行。一年級小學生梅洛藍和五年級臺灣籍學生韋宗彤首先揮毫,為活動拉開帷幕。
7歲的梅洛藍對文廟并不陌生。最近兩年的春節,她都參加了黃浦區書法協會舉辦的寫春聯、寫福字活動,穿上傳統服裝,在一張張紅紙上寫下對新年的祝福。文廟的長廊上掛滿了孩子們書寫的春聯和福字,為農歷中國年增添了喜慶氛圍。
而在平日里,這里要安靜許多。黑瓦白墻將朱紅色的大門襯托出了幾分莊嚴,大成殿里供奉著孔子像,門前掛滿了學子們親筆書寫的祈愿符。
上海文廟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間,現址文廟重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建筑群包括文廟、學宮兩條南北軸線上的院落以及東部的園林,主要建筑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明倫堂、尊經閣、魁星閣等,是上海中心城區唯一一座祭祀中國古代杰出思想家、儒學文化創始人孔子的“廟學合一”古建筑群,也是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圣地。2002年,這里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文廟因年代久遠,內部結構有所老化,周邊環境、規制等因素也制約了它的整體發展。
今年3月,文廟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審批,項目設計方案完成公示,將秉持“祭祀孔子、儒學傳承”理念,在恢復文廟傳統規制的基礎上,建設成一處集學術研究、展覽展示、文化教育、對外交流、旅游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知識集散地標建筑。
舊書市場,曾是淘書人心中的圣地
文廟最有代表性、最令人懷念的特色是什么?包括忻女士在內,老上海人都會告訴你:“當然是舊書市場。”
文廟舊書市場位于文廟第二道門內的大院里,1元一張的門票是進入書市的有效票據。“80后”張恒回憶,上世紀90年代,門票的價格是5毛:“人們排著隊買,老年人居多。”
這里是上海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舊書交易市場,被稱為“愛書人、淘書人心中的圣地”,始建于1993年,漸漸地固定在每周日開放。疫情之前,每到開放日,自早晨七點多開始,書市就慢慢熱鬧起來,直到中午十一點,人群散去,書商也就自行離開。
忻女士是“85后”,學生時代就住在附近,對于淘舊書、淘漫畫的往事印象深刻:“天氣好的時候,跟著爸爸媽媽過來逛一圈,買高年級哥哥姐姐出手的教輔,還有自己喜歡的漫畫書。現在市面上賣得很貴的一些連環畫,比如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之類,當年都很平價,有些還是稱斤賣的。”
和忻女士相比,格致中學校友張恒是書市上更為資深的淘客。
八仙桌拼成一排排,有攤位證的書商在桌前擺攤,沒證的就在屋檐下、地攤上將自家的書鋪開。張恒穿梭在書攤間,在舊書中搜尋心愛的連環畫冊。那些國產畫冊的名稱,他至今如數家珍:《水滸傳》《三國演義》《紅色娘子軍》《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我從小學開始看連環畫,中學時就自己來文廟淘,把自己缺的那幾冊找出來成套集齊。外國漫畫也有,比如日本的《七龍珠》《圣斗士星矢》《阿拉蕾》等等。”張恒回憶說。
張恒介紹,他在文廟書市大量淘書的時間是1994至2000年,應該屬于文廟書市的黃金時期。吸引他注意的還有一些雜志,比如日本、美國的探索類、飛碟類雜志,還有一些報道聲優、電視劇的期刊。細心的他還發現了不同國家書刊紙張的區別:“比如日本一直用的是毛面再生紙,紙質輕、厚、牢,但是不能碰水,因為沾水就化。”
文廟書市就像一扇窗口,讓張恒看到了外面更大的世界。“除了書,這里也賣CD和VCD,我也收羅過不少。”張恒告訴記者,上大學前的那個暑假,他曾和朋友一起來文廟書市擺攤。
動漫,文廟周邊的另一塊招牌
愛書人視為樂土的書市開在文廟的大門里,但這里還有另一塊招牌,主要集中在大門之外的文廟路上,那就是——動漫。
忻女士帶著女兒,穿過刻有“文昌物華”字樣的牌坊,重走文廟路。眼前的馬路干凈整潔,和年少時相比寬敞了許多。她告訴記者:“這條路是后來拓寬過的,以前兩邊的書店、動漫店比現在還要多。那時我們看動畫片《高智能方程式賽車》,所有男孩女孩都喜歡。看完就來這里買四驅方程式賽車,二三十塊錢一輛,自己組裝,自己買馬達、換輪胎。能夠觸摸到動畫片里的賽車形象,又能體驗動手的樂趣,還是很吸引人的。”
“85后”的曹為燁和忻女士一樣,學生時代就來文廟路尋找動漫周邊店:“以前零花錢沒那么充足,不可能一直買買買,更多地是觀賞。”
基于這種愛好,從日本讀研歸來后,曹為燁在文廟路上開了一家自己的動漫周邊店,以賣日本淘來的手辦為主,客戶從學生族到成年人都有。
大大小小的手辦、熟悉的動漫角色、幾十上百元的價格,在圈里很受玩家青睞。“資深玩家以成年人居多,大概和我差不多年紀,收藏手辦是為了懷舊。奧特曼、火影、假面、寶可夢……這些動漫曾經點亮了我們的少年時光。”曹為燁說。
還有人看中了這條街上的動漫氛圍,將兒時模模糊糊的夢想變為現實。32歲的朱先生大學讀的是西班牙語專業,上了兩年班后來到這里開店,賣二手動漫玩具,并且提供維修服務。他表示:“小時候一直來這里逛動漫店,沒想到有一天就成為店主了。”
今年夏天,在老西門街道舉辦的“西門·繪新”城市更新創意賽上,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的“妙廟屋”戰隊巧妙設計了“九子游戲”,不僅將文廟中的打卡點位串聯,還腦洞大開地引入了動漫游戲周邊和文創產品,讓專家評委倍感新奇。在闡述設計思路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示,希望此次文廟改造能將傳統文化氛圍和現代動漫特色一起保留下來,讓不同年齡的游客都能找到對自己有吸引力的點。
將結合文化教育功能做加法
文廟改擴建后要回歸“文”的功能
改擴建后,文廟將以怎樣的風貌重現在市民眼前?
今年年初,在發布效果圖時,黃浦區曾透露,本次文廟改擴建工程所涉總建筑面積為13162.14平方米,拆除書市等違章建筑和部分管理用房,新建致道書齋、觀德堂、尊經閣、辦公樓、游客服務休憩中心、茶亭復廊等,從而恢復文廟西廟軸、東學軸的傳統規制布局。
改擴建完工后,文廟原有的規制都將得到恢復,并與周邊的石庫門民居連接呼應,從而打造內外交融的文廟特色街區。
文廟關門,書市不再,愛淘書的人還可以去哪里呢?“70后”愛書人吳先生推薦了位于中華路和文廟路轉角處的上海舊書店。這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國營老店,總店開在福州路上,中華路店是它目前唯一的分店,里面滿滿當當地擺放著各種門類的舊書。
吳先生在楊浦上班、家住浦東,但路途再遠,每周還是要來這里兜一兜,淘一批“心頭好”的舊書,回家慢慢讀。“我上學的時候就來文廟淘舊書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愛好沒變,習慣也沒變。”
對于改擴建后的文廟,忻女士充滿期待:“我們這一代人,對文廟和它的周邊已經形成了一種穩定的感情。只要它還在那里,我們就會帶著情懷來看看,但對女兒這代人來說并不是這樣,光看靜態場景可能沒有感覺,他們更注重體驗感。”
上海文廟管理處主任劉栩告訴記者,文廟所在地塊隸屬于老西門街道,將結合文化教育功能做加法。改擴建后的文廟要回歸“文”的功能,增加知識性、教育性,通過舉辦一些層次較高的展覽、活動,比如古籍展覽、古籍知識宣傳、古籍非物質文化修復的現場演示、尋找中國文化瑰寶的游戲等等,來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再比如,曾經深受市民歡迎的舊書市場,將來可以根據文廟的功能定位,適當轉變形式。
“總之,文廟是青少年們感受傳統文化的上佳場所,我們要做的就是吸引他們了解文廟、領略更多傳統文化的精髓。”劉栩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