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加裝電梯就好比給‘老樓’添置了新‘引擎’,馬上就有了新活力”
口述人:
王萍,1994年搬進曹楊二村居住,在曹楊二村居委會做民政工作,后任花溪園居委會主任,并交叉任職美源公寓業委會主任。參與了曹楊第一臺電梯加裝工作,目前是曹楊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成員。
口述實錄:
“加裝電梯就好比給‘老樓’添置了新‘引擎’,馬上就有了新活力”
我是1994年搬進曹楊的,住在這里將近30年。以前我工作單位是中外合資的上海永新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后來到曹楊二村居委會做民政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后,又被調到花溪園居委會做主任,后來又任業委會主任。30年來和曹楊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看到曹楊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現在所在的是花溪園居委會,它是有公房和商品房的,其中商品房為主。以前我住的曹楊二村居委是以新公房、商品房、老舊小區、還有待成套改造小區為主的,那個時候我覺得工作跨度還是蠻大的。一個社區要和諧,很多工作是居委一定要做的。
2015年的時候,有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上海市第一臺完全由業主自籌資金成功加裝的電梯,在我們區長征鎮怒江苑小區投入使用,成為上海乃至全國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時,怒江苑一下子火了,去參觀取經的人絡繹不絕。
我居住的是美源公寓小區,是個微型小區,一共就4幢樓。雖然層高有7層,但因為建造得比較早,也是沒有電梯的老式商品房。怒江苑的電梯新聞,把我們小區的居民都羨慕壞了。不斷地有居民來找我,想讓我牽牽頭,能不能讓美源公寓也變成“電梯房”。當時其實我還是有點矛盾和猶豫的。就我的身份來說,既是居委會主任又是業委會主任,牽頭加梯這件事可以說職責所在、義不容辭。但又覺得這件事情很難,畢竟那個時候政策還沒那么好,能夠借鑒學習的經驗也比較有限,很怕做不成功。
可以說,街道和我們當時居民區的宗書記,還是非常支持我的,給了我很多鼓勵,讓我先把政策學深、學透,然后挖掘幾個居民骨干,放心大膽地試。于是,我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和加梯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為也是一邊摸索一邊做,所以美源公寓的加梯剛開始并不那么順利。比如,由于經驗不足,在挖地下管道時,不小心碰到了電纜,為了繞開電纜,不得不中途變更方案,不僅耽誤了工期,還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有一幢樓,1戶人家一直不肯同意,反復上門做工作,整整做了3年,真的是鍥而不舍,才終于做通了思想。
美源公寓電梯加裝工程施工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加裝電梯可以說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真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太燙了沒辦法,要緩著來。遇到不理解或者反對的居民,咱們還是要人性化操作,不能“霸王硬上弓”,畢竟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諧是最重要的。主要就是要把居民反對的癥結找出來,能夠解決的把它解決,還有就是打好“感情牌”,在別人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你幫幫我、我幫幫你,有了基礎,什么事都好談了。
街道對于加裝電梯工作是非常支持的,2018年街道成立了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當時就讓我作為加梯辦的工作人員,把美源加梯的經驗傳遞好。
整理了1191個樓組,適宜加梯的有574個樓組,占比48.19%;具有一定加裝難度有239個樓組,占比20.07%;現有條件下較難實現的有373個樓組,占比31.32%;曹楊新村街道發布“加裝電梯可行性勘探地圖”,同時制作版面,用綠色、藍色、灰色、紅色等色塊直觀表達每棟樓的加梯可行性,詳細的數據和清晰的分類,讓今后這項民生工程有據可循。
加裝電梯有兩個重要點:一個是居民要齊心,另一個是費用問題。其實加裝電梯也是不便宜的,一個電梯要七八十萬。即使有政府補貼,樓層高的居民要支付的費用還是比較客觀的。那么如果我們能夠盡可能整合資源,為老百姓能省一點是一點,他們是能夠感受到的。
街道對于加裝電梯工作是非常支持的,2018年街道成立了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可以說我們的加梯工作在全上海都是走在前列的。我們從加梯過程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居民咨詢頻次最多的問題以及相關文件政策轉化的問題三大類進行梳理,整理出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100個加梯問題,并分“基本知識”“意見征詢”“方案設計”“申報審批”“施工竣工”及“維護保養”六個方面,制作了一本100問指導手冊。《加梯100問》是全市第一個出的。
全市率先出臺加梯100問手冊
我們還是在排摸,每幢樓的難點,可以說每一幢樓的加梯工作都能寫一本書。比如我們遇到的墻砸開后面是一個主梁,電梯門道上是個主梁怎么解決,設計院要重新計算力,在哪里加固等等,這種事情是非常細節且專業的問題。我們都是要留檔,然后做成工作資料,再碰到這類事情該怎么解決,然后以后再碰到這事時有個專業的指導。
到2020年,加裝電梯指導手冊已經出了兩本,2020年我們出了新版《加梯100問》,加梯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熱點,我們以后會一直持續下去的。
在這么多年工作中,也發生了很多故事,比如說幾個小區的車位是很緊張,有很急但是可能長時間也沒辦法解決,這種事是的放在心上的,居民一旦大家形成了一個決議,我們改造的時候就要把這個改造掉,小區的路規劃好,車位合理增加好,以公平公正的把這件事盡力解決好。那肯定也會有不同意的居民,就要做好解釋工作,給出解決方案,總而言之是不要把私人的利益放在里邊。矛盾總是些個別的,很多事都是有淵源的,不是單獨成立的,那真的要走百家了解百家情的,這樣也就對小區也有很多了解,也可以解開一些難解心結。
曹楊新村就像一個時代烙印,小時候我住的是石庫門,剛到曹楊新村的時候,就覺得這里很不一樣,這里就是一條街里什么都有非常方便。每年每年的變化這里的居民都是很清楚看得到的,綠化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好,特別是公共環境。我們都不去健身房健身的,都在花溪路健身步道散步的。現在曹楊加裝電梯的房子越來越多了,有更多的老人可以下樓了,這么好的環境對老人的身體也有好處,希望這里的老人都長命百歲,晚年幸福安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