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科學會堂二季度啟動壓力測試,展現科技力量,提升“生態溫度”
外觀呈三角形,外立面采用兩萬余片、十種顏色漸變的三角形瓷板材料拼貼安裝,夜色中更有科技煥變的效果。近日,不少工作、居住在科學城的張江人特地前往張江科學會堂打卡,即便沒有正式開放,也想從外觀一睹科學城最新地標的“美麗容顏”。
作為科學城全新的、超大體量公共建筑,小布最新從張江集團了解到,張江科學會堂計劃于今年二季度啟動壓力測試。屆時,這里將集國際峰會、行業路演、科創大賽、文化活動、展覽展示等功能于一體,補齊張江科學城創新生態要素,面向全球科創力量,創造一個開放、融合的科創能量交流平臺。
科技有力量:既有理念創新又有工藝挑戰
底層體塊由超白玻璃圍合而成,給人一種白色巨石懸浮其上的氣勢。以開放、連續的公共空間串聯,營造出縱深流動、步履不停的場景體驗......據了解,張江科學會堂建筑方案采用有建筑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得主——法國建筑師包贊巴克的設計方案。
該方案以陽光、大地、水和空氣為設計元素,意在與豐富而復雜的生態系統完美融合,實現與環境和諧共生,與文化跨界共享,與夢想交融共存。小布從遠處大樓俯瞰科學會堂外觀,設計師的構想憑借工藝語匯和工程技術已生動呈現。而這背后,是科技力量的體現。
據工程建設方張江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難度最大的是外立面安裝工程,包括瓷板飾面和定制鋼系統。為實現外立面隨機網格的視覺效果,整幢建筑采用兩萬余片、十種顏色漸變、形態各異且不規則的三角形瓷板材料拼貼安裝。
“特別是室內可視瓷板的安裝,是工藝難度最大的。瓷板飾面需經反復推敲比選后定色,安裝前還需搭建模型調整,公差匹配要求極高。每塊瓷板有3~6個掛點,累計需定位掛點超過11萬個。經反復比選,最終采用BIM技術定位坐標+通長背栓支座,并優化了安裝方案,改善了安裝效率。”相關負責人表示。
生態有溫度:建設活力四射國際都市示范區
張江科學會堂位于張江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帶,南至海科路,西至哥白尼路,北至川楊河,總建筑面積 11.5 萬平方米,建筑高度50米,由6000平方米主會場,3500平方米多功能廳及19個規模不等(100平方米~900平方米)的會議展示空間模塊組成。
張江集團董事長袁濤表示,張江科學會堂的投入運營,將徹底改變原來在張江沒有大型會議設施的這個歷史,各種產品的發布會、交流會,還有產業峰會都可以在這里舉辦。
在張江科學會堂的東面,兩棟320米高的“張江科學之門”正爭分奪秒地"長高",將成為科學城最亮眼的天際線。項目建設后,將成為全球科創中心,打破固有印象、撬動區域整體發展;隔河可北望“張江藥谷”,創新藥研發煥發勃勃生機;南近城市副中心建筑群和浦東國際人才港,提升張江人生活品質;西鄰張江人工智能島,科創要素活力四射。
根據張江科學城發展“十四五”規劃,將努力建設活力四射的國際都市示范區。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備,交通體系更加便捷高效,國際化品質社區建成投用,人才公寓供給滿足多層次、多元化人才需求,文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結構不斷優化。
(來源:浦東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