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讓聽障人士“讀懂”疫情,手語翻譯傳遞上海溫度
【“特殊精神 特殊擔當”——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十六】
視頻制作:鄔迪
3月17日,第12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文武(鄔)雙全”組合的出場備受關注。他們理性而不失溫暖,專業而不失幽默,讓抗疫中的上海人信心倍增。
唐文妍手語翻譯中。視頻截圖
這場發布會上,張文宏多次提及CT值、閾值等專業術語,與張文宏同框的手語翻譯會不會被難倒?觀眾捏了一把冷汗。
“像CT值,我就直接用手指字母拼CT,然后等專家去解釋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閾值,我就翻譯它是一個臨界值,翻譯和它相近的意思。”這位有16年工作經驗的手語翻譯依然手指翻飛,靈活嫻熟,她是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手語翻譯團隊的唐文妍,是手語翻譯團隊七名成員之一。
葛玉紅、顧忠、陳伊佳、唐文妍、寇辰珠、郭奕敏、蕭亮,七人每天輪班,戴著口罩對著直播鏡頭“解說”,為上海8萬聽障人士提供“看”疫情新聞的平等機會。
這一安排從2020年2月22日延續至今,當時由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提出,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統籌安排,上海廣播電視臺提供技術支持,為每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增配手語翻譯。
翻譯一場直播有沒有壓力,專業術語卡殼怎么辦
“人性化”“不愧是上海”“我的關注點都在右邊的手語小姐姐”……一場場發布會,他們代表著這個城市的溫度,讓每一個社會群體都不掉隊。
不少網友以為,手語翻譯可以提前了解發布會內容,才會翻譯得如魚得水。唐文妍卻說并沒有。
蕭亮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一場半小時左右的直播,對手語翻譯有沒有壓力?蕭亮是團隊里最年輕的手語翻譯,今年剛加入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手語翻譯團隊。3月7日,首次在發布會上亮相。
面對攝像機,一開始很緊張,但隨著發布會節奏全心翻譯,就從容了。有手語翻譯和聾人朋友發來信息,說非常專業,手勢舒服,簡潔易懂。“我放心了!”蕭亮開心地說。
工作中的顧忠。受訪者供圖
和其他手語翻譯風格不同,顧忠受父母影響,從小就能靠兩只手表情達意。“我的手語翻譯偏上海話。人家是張口就來,我是張手就來。”顧忠是團隊唯一的男士,也是出生于聾人家庭的手語翻譯。
如果真遇到卡殼的專業術語,手語翻譯該如何應對?
郭奕敏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發布會上,醫療領域專有名詞扎堆,增加了翻譯難度。“電視畫面實時播放,如果出現錯誤將不可逆。”郭奕敏說,必須一邊聽,一邊想手勢,做好“翻譯”。
陳伊佳手語翻譯中。視頻截圖
為了不卡殼,陳伊佳每一場發布會都會回看,不斷琢磨、學習、消化。寇辰珠也說,只有手和大腦一起練習“語感”,才能更熟悉發布會。
從小框到1/3屏幕,網友點贊:接軌國際
日前,網友fire814在微博上留言:“上海疫情發布會手語效果是我見過最好的,手語翻譯水平還特別高。”
從前,電視畫面上手語翻譯只占一個小框。自2020年2月起,上海聽障觀眾點擊手機客戶端,能從直播中看到占手機屏幕約三分之一的手語翻譯畫面。不少聽障人士反饋,這樣的畫面效果更清楚了。
“變化挺大的。”唐文妍說,這是上海市殘聯和上海電視臺共同推進的結果,對聾人來說甚至稱得上“翻天覆地”。
“盡可能滿足‘小眾群體’信息需求,這是對全體觀眾的尊重。”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姜蘇南表示。
2020年3月,寇辰珠手語翻譯中。視頻截圖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手語翻譯,不如說是手語翻譯選擇了我。”在寇辰珠看來,這是疫情防控戰場的獨特崗位,自己則是“無聲的戰士”,她說:“使命感讓我必須努力做得更好!”
工作中的葛玉紅。受訪者供圖
“因為熱愛,才會堅持;因為喜歡,才會執著。”葛玉紅希望喚醒年輕的“本本族”,在上海,有8萬持證聽障殘疾人需要手語翻譯。她也呼吁更多的有心人來學習、了解、普及這門語言。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城市文明標志之一。上海不斷探索優化信息無障礙環境,不讓聽障人士在抗疫中掉隊,與大家一起靜待春暖花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