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金融舉措出臺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再加強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 題:23條金融舉措出臺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再加強
新華社記者吳雨
18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23條政策舉措,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這些舉措將為哪些群體帶來利好?又將為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助力?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當日發布的《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提出23條政策舉措,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人民銀行曾于2020年會同相關部門及時出臺了30條金融措施,為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民銀行相關人士介紹,此次出臺的23條金融舉措,既有此前有力政策的延續,也有針對當前困難和問題新增的舉措,還對一些不適合當下情況的政策進行了調整。
在金融部門看來,紓困是當下金融舉措著力點。此次推出多條舉措著重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人群等金融支持。
通知指出,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通知提出,適時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觸型服務業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行業的支持力度。
溫暖市場主體,才能穩定發展預期。當前,一些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面臨經營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漲等資金壓力,融資難題依然突出。
對此,新出臺的舉措聚焦小微企業等受困市場主體:發揮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作用,對符合要求的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提供激勵資金;不僅將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繼續滾動使用,還提出必要時可進一步增加額度;引導金融機構提升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進一步提高新發放企業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占比。
“關于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信貸增長情況,我們對21家全國性銀行按季度進行評估,利用相關政策工具,力保這兩類市場主體的新增信貸持續增長。”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有關人士強調,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受困企業抵御疫情影響,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人民銀行還明確了金融支持的受困人群:例如,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又如,出租車司機、網店店主、貨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主體。
金融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具有重要作用。新出臺的舉措中,有的與重要農產品產銷、能源供應有關,有的涉及物流航運,有的旨在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支持。而這些金融舉措背后,是一項項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功能:優化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抓實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用好用足民航應急貸款等工具,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
在市場普遍關注的房地產和平臺經濟領域,此次金融舉措明確了支持方向。
通知提出,合理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加大對優質項目的支持力度,保持房地產開發貸款平穩有序投放;適度加大流動性貸款等支持力度,滿足建筑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引導平臺企業依法合規開展普惠金融業務。
“金融機構要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不盲目抽貸、斷貸,不搞‘一刀切’。”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有關人士表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今年一季度外貿以兩位數增長實現了“開局穩”,拉動經濟發展的后勁離不開金融支撐。為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新出臺的金融舉措優化了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比如,為便利企業開展跨境融資,在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的企業類型中,新加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再如,此前減半收取的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此次直接改為免收。
人民銀行、外匯局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解決政策落地的痛點難點,主動呼應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合理訴求,完善政策落地長效機制,確保政策及時惠及市場主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