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發!封控期間男子突發急性心梗,華新鎮社區醫療救助體系打開生命綠色通道
4月1日起,上海浦西地區實施封控管理,開展核酸篩查。封控區域內,不少“小病”患者可以在家自行處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比如,突發性疾病。對于這樣的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搶救生命刻不容緩,一旦救治不及時,將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后果。
近日,華新鎮虹橋寶龍城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居民馬先生突發急性心梗,命懸一線,寶龍居委工作人員、鄰居聞訊后連忙開展救助,送去急救藥物、撥打120電話,鎮醫療保障組接報后第一時間協調統籌調度,立即優先安排車輛,為他打通生命通道,最終轉危為安。事后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馬先生和妻子仍然心有余悸,“醫生說,發生突發急性心梗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急救,不然后果不堪設想。真的非常感謝社區工作人員和鄰居們,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真的不知道會怎么樣,謝謝大家,所有種種沒齒難忘!”
鄰里互助搭起“生命之橋”
4月9日晚上,正在家中等待做核酸的馬先生突然感覺到胸悶不適,臉色蒼白,豆粒大的汗珠止不住地從額頭往外冒。他的妻子劉女士見狀后,趕忙咨詢醫生,初步判定為心臟方面的疾病。由于沒有既往病史,而且家在管控區,馬先生心想著吃點藥稍微休息下就沒事了。
劉女士翻遍了藥箱,沒有找到治療心臟方面的藥物,便想到了向同樓棟的其他居民求助,“各位鄰居,我家先生突然心口疼得厲害,誰家有治療心臟方面的藥物?”不到幾秒鐘時間,樓棟微信群里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消息提示聲。“我家有速效救心丸”“這個藥可以嗎?”“我放在門口的袋子里,掛在門把手上,你來拿吧”好幾戶居民拿出了家中的常備藥,幫助劉女士解決燃眉之急。
圖為馬先生與妻子
爭分奪秒上演“生死時速”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馬先生服用藥物后未見有所好轉。一時間,劉女士慌了神,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見此情景,樓組長朱阿姨一邊讓劉女士保持冷靜,一邊撥通了居委會電話。“我們樓里一位居民心臟不適,現在情況危急,需要馬上送往醫院……”居委工作人員在接到緊急求助后,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確認樓棟地址、車輛到達時間。
圖為馬先生與妻子在等待救護車
時間就是生命,每爭取一分鐘,就能多一份搶救成功的希望。經過居委會的積極協調,救護車及時趕到,迅速將馬先生送往醫院搶救。到了醫院后,馬先生被立即送往導管室,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經過10天的治療,他的胸悶胸痛癥狀好轉,病情轉危為安。
4月19日是馬先生出院的日子,他的身體各項指標達到出院標準,核酸檢測陰性。得知他們沒有車輛回家,寶龍社區黨支部書記田愛國便主動當起了“司機”,早早地來到醫院門口等候,將馬先生和妻子順利送回家中。
就醫機制發揮“關鍵作用”
如何在短時間內,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保障居民生活,這背后離不開華新鎮強大的醫療服務體系支撐和基層工作人員的日夜堅守。為了確保居民就醫配藥“不斷檔”,封控初期,在鎮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牽頭下,華新鎮建立“1+13+33+x”全閉環工作鏈條工作體系,即成立1個醫療保障工作組,制定實施《封閉管控期間醫療服務保障方案》、《封控期間藥品特需品專班工作方案》;配備13名工作組成員為“關鍵樞紐”,全天候輔助醫護人員代配藥和送醫轉運;同時,針對常規配藥和一般就診情況,形成33個村居委(含籌備組)及下轄村民(樓)小組長、志愿者醫療服務閉環;開設1條鎮級和33條村居級就醫保障熱線電話,接線人員晝夜不休,保障熱線24小時暢通,隨時為居民解決急難問題,針對不同就醫困難群體提供X項特殊保障措施服務。
據統計,4月1日至21日期間,醫療保障工作組累計完成代配藥9358人次,解決就醫需求271人次,協助救助轉運854人次,相關咨詢電話接聽總數達2394人次,其中幫助危重急病患者721人次;解決就醫困難227起。
來源:綠色青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