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尚”流行三年,最新年報出爐,98.4%的小區已恢復分類投放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滿三年,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市民分類習慣基本養成,分類實效趨于穩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6月30日)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了解到,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達6141噸/日、濕垃圾分出量達9446噸/日、有害垃圾分出量達2噸/日,干垃圾處置量達14787噸/日,相比2019年上半年,分別增長了1.3倍、72.9%、13.9倍,下降了27.8%。四大類生活垃圾繼續保持“三增一減”的健康趨勢。
目前,上海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基本穩定在1.05公斤/日(僅包含干垃圾和濕垃圾),濕垃圾與干垃圾的比例基本穩定在2:3左右。
四大類生活垃圾繼續保持“三增一減”,主要得益于居民分類習慣的養成,經過三年的堅持,全市居民和單位的分類達標率均保持在95%以上。約14.32萬名市民參加的垃圾分類工作滿意度評價中,有多達98%的市民對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表示滿意。
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小區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一度停滯,但因為此前居民普遍養成了較好的分類習慣,所以上海自6月1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以來,大多數小區都迅速恢復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表示,截至6月7日,全市1.3萬余個小區中,已有98.4%基本恢復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
這其中,除了有較好的分類習慣打基礎,也有疫情把“生人”社區做“熟”后,社區凝聚力、戰斗力更強,包括垃圾分類在內的各項社區共治事務更容易推進等的因素。
末端處置方式往往是決定源頭分類方式的關鍵,分類投放之后,生活垃圾的去向是否透明、環保,是否應處盡處,也直接關系到源頭分類投放的熱情能否持久。
三年來,在源頭投放環節,全市規范化改造了2.1萬余個分類投放點,二次升級改造近2.2萬組道路廢物箱投放口,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1.5萬余個。
在收運轉運環節,規范配置濕垃圾車1706輛、干垃圾車3296輛、有害垃圾車116輛、可回收物回收車364輛,建成可回收物中轉站198個、集散場15個,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基本形成。
在末端處置環節,老港濕垃圾二期、金山焚燒二期、奉賢焚燒二期等末端設施建成投產,全市濕垃圾資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1萬噸/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分類越細致,“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了上海全民參與分類的熱情,又有了完善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進行配合,截至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達40%。
雖然成效顯著,但上海的垃圾分類至今仍有一些“短板”。比如,小區投放點位和時間設置不合理產生的小包垃圾落地問題。又比如,公共場所分類質量仍不穩定,流動人群分類意愿需要補強。
此外,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仍有待提高,通過分類帶動促進源頭垃圾減量的效果仍不明顯,生產環節源頭減量措施不多。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唐家富表示,上海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全力破解資源化利用瓶頸、加強末端處置能力建設、不斷促進源頭減量。
據透露,上海將開展廢塑料泡沫等可回收物利用高值化技術應用研究,加快開展沼渣低碳高值化利用、濕垃圾高效清潔低碳資源化處理等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同時,進一步發揮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將“雙碳”目標融入生態環境建設、固廢循環利用等領域的節能低碳發展規劃,促進生產、生活、消費、制造等領域的源頭減量措施出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