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酷暑中的上海魅力!莫失莫忘“夏商周”
視頻攝制:季覺蘇
2022年8月,上海,持續高溫天。上海博物館因疫情限流,但滿面期待的觀眾在艷陽下依然絡繹不絕。
“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引發這份熱鬧的理由——上博今年舉辦的最重磅精品大展,被圈內人評價為今年中國最值得觀看的“現象級大展”。
“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有人“打飛的”專程看展,不少歷史學者慕名前來,大江東采訪當天就瞥見了復旦大學教授葛兆光先生。此前,諾獎作家莫言曾現身展覽,連忙碌的張文宏醫生也悄悄來打過卡……
這個和上海當代都市生活似乎全不搭界的上古三代文明展,到底有啥好看?上海為什么要勞心費力辦這個大展?
上古三代文明場景,在史書、考古材料外,也許還要有點想象力
原來你是這樣的“夏商周”:大展里的幾個小故事
“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由上海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指導,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主辦,精心遴選出的展品文物共217件/組、314件,其中定級的一級品就有67件/組。展品出自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20家博物館和考古機構,涉及89個考古遺址,集中展現了河南省內發掘的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發現。
“20家博物館、89個遺址啊,就是到河南,也很難看全這么多文物精品!”帶娃看展的市民鄭女士感慨。
故事和動人細節太多,大江東隨手選幾個器物里的故事分享。
序廳里代表夏商周的三只鼎
“三只鼎”和“九只鼎”——
看夏商周文明展,滿眼青銅和鼎。
序廳里,只放了三只小小的鼎,分別來自夏、商、周。
第一尊最簡陋,深褐色,三只尖足,鼎壁很薄,周身僅有幾條直線構成的網格紋,這是迄今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青銅鼎,出土于偃師二里頭夏代晚期遺址。
第三只最華麗精巧,帶蓋,有耳,有嘴,全身裝飾錯金銀的三角云紋、四瓣團花,望似一把扁圓的當代時尚茶壺。它來自東周之末、戰國晚期。
中間那只,商代婦好鼎,直耳方唇、圓腹圜底、圓柱狀實心足,裝飾著規整神秘的饕餮紋與夔龍紋,莊嚴穩厚,那是我們最熟悉的鼎界典范。
跨越近兩千年的三鼎之會,而且相聚在世事流轉又兩千年之后,在東海之濱——如果三只鼎組個小群,它們會說啥?
春秋中期,鄭國使用九鼎八簋等祭祀用品,還有24件編鐘,是對周禮的公開僭越
“九鼎”,收于最后的“封邦建國”展區。本次展覽規模最大、件數最多的這組文物,出自春秋中期的鄭國祭祀遺址,按照祭祀禮儀排列:一排九鬲,二排八簋,最高那排便是九只大銅鼎。上博特地放了張周供列鼎制度示意圖:按照周禮,只有周天子可在祭祀大典享用“九鼎八簋”最高禮儀,諸侯為“七鼎六簋”。但東周后期,諸侯強國不屑于周天子及其等級禮儀束縛,周天子眼皮底下的鄭國,居然公開用九鼎祭祀,明晃晃的僭越與挑戰。與之相鄰的一組24件編鐘,同樣僭越了周代貴族的“樂懸制度”——耳聞目睹,難怪孔夫子“惡鄭聲”,發出“禮崩樂壞”之嘆。
夏代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青銅牌飾
來自夏的“最美青銅牌”——
從7月30日持續到10月23日的大展,有兩件展品,只能露面一個月,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青銅牌飾是其一。
這塊牌飾長16.5厘米,寬8-11厘米,數百片綠松石拼合鑲嵌出獸面紋,加工精巧絲絲入扣,歷經三千余年,綠松石無一松動脫落,在展廳柔和的光照下,它優美地泛著青綠光芒。1984年在二里頭夏代墓葬遺址出土時,它安放在墓主人胸部,兩側有對稱的穿孔鈕,是穿綴系于主人胸前的。專家猜測,它或是溝通天、地、神、人的載體。
作為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頭牌”之一,館方“忍痛割愛”,只借展一個月。
司母辛方鼎
“婦好其來?婦好不其來?”——
本次展出,最小的文物當屬西周晚期應國墓地出土的玉鷹,小而生動可愛。“娘家”平頂山博物館開展后@上海博物館,稱“這是小鷹第一次離家‘出差’”,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最大的則是司母辛大方鼎。鼎的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夫人婦好。
商代王陵大墓全都經過嚴重盜掘,1976年,因葬在安陽殷墟宗廟區而得以保存完整的婦好墓的發掘,是現代中國持續90多年殷墟考古活動收獲的一次大驚喜。婦好墓中出土的隨葬品多達1928件,其中青銅器就有468件。司馬遷等史家未著一字的婦好,不僅是商王配偶,更是國之良將,多次征戰,地位顯赫,可主持祭祀,亦是讓商王武丁念念不忘的愛侶——商王武丁將情義留在200多塊甲骨占卜辭:“婦好其來?婦好不其來?”“婦好娩嘉?(生育順利)”“呼婦好往,若(順利嗎)?”“婦好亡咎(有沒有災禍)?”“婦好嚏,惟出疾(婦好打了噴嚏,是不是病好了)?”……
婦好青銅鸮尊,細節有趣
來自婦好墓的文物頗多,件件精美別致:5.6厘米高的跽坐人形玉佩,青玉小人上身挺直,雙手扶膝,臀部坐在腳跟上,莊重有趣;青銅鸮尊,紋飾紛繁,正看是披著大氅、威嚴雄壯的“將軍鳥”,背看卻是小龍小鳥小鸮趴一身,有點“反差萌”;司母辛觥,前獸后鳥,造型雄奇,紋飾精致,展期也只有一個月,從殷墟博物館展線搬來的代表器,那邊還虛位以待呢……
90后講解員小劉說,中學歷史課本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祭祀武丁另一位配偶的。武丁愛重婦好,但下一代商王非她所生。后代商王的祭祀,為婦好鑄了80厘米高的司母辛大方鼎,但獻給生母的司母戊鼎則高達133厘米。
婦好墓出土的跽坐人形玉佩,展示中國人持續上千年的標準坐姿
回應兩大“工程”,請文物講述中華文明形成期的故事
“這一天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正式出版;一件是‘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開幕。”9月29日,一位文博專家在朋友圈寫道。
巧合讓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很興奮:“夏商周斷代工程”是我國第一個由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大型科學研究項目,起動于1996年,最終完成出版已是20多年后,可見工程之浩大,課題之復雜——中華文明形成的軸心時代第一次有了明確年代: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繼而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更規模浩大,從2004年到2016年,完成四個階段的研究項目,終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5000年文明史:距今5000年前,我國進入文明階段,出現國家,進入“古國時代”。
“我們的展覽,正是對斷代工程和探源工程的回應。”楊志剛說,對百姓是一次藝術欣賞,是美育;對上博,則讓考古發掘與學術成果走向大眾,讓更多人通過文物,感受中華文明歷史源流,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河南是考古大省,從新石器時代到唐宋都有豐富的文物發現。上海方面聚焦夏商周三代,因為《史記》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的記載,這里是最早被稱為“中國”地域之所。“宅茲中國”,源自西周青銅禮器何尊的銘文,記述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洛陽)時,首次提到“宅茲中國”——意即:“這里就是中國”。
二里頭遺址宮殿復原圖,已有中軸線
走進展廳,處處感受策展者的良苦用心:“宅茲中國”四字,用青銅和玉飾花紋裝飾,氛圍感十足;展區分為茫茫禹跡、赫赫夏都、烈烈湯誓、大邑商都、四方翼翼、成周王城、封邦建國等幾章,夏代展區用青色底,商代用白色、周代用紅色。
上博副館長陳杰說,如此設計,是為了貼合五行學說:夏朝是木德,尚青;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展覽涉及不同遺址地點、重要發現、文化時期、禮法規定時,會加入影像、圖片、圖表,比如將《史記·殷本紀》所列商王世系與現代考古研究通過甲骨文和青銅銘文記載整理的商王世系列表對比,證明《史記》關于上古的歷史記錄很靠譜。“赫赫夏都”,二里頭遺址宮殿復原圖,可見中國最早按中軸線建起的宮室模樣,“建中立極”的王權至上與中軸線規劃理念,奠定了中國古代城市風格。二里頭遺址出土禮器“玉璋”旁,有一張同類形制“璋”在中國乃至東南亞各地遺址出土情況的地圖,直觀呈現3000多年前中原文化的強大輻射力以及中華文明多元交融的形成。
夏代展區,總體呈現青色調
大博物館計劃講述“何以中國”——何以上海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局長方世忠為“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所做總序提及,上博制定“大博物館計劃”,將聯手國內各大博物館,充分挖掘優質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最新考古發現,舉辦“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用以展示中華文明起源、發展和燦爛成就,彰顯博物館在中華文明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楊志剛館長透露,上博會用五到十年打造“何以中國”系列展,深度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深化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特質和形態,高水平做好考古挖掘闡釋和文博立體展示,“讓文物活起來”,傳播展示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人文底蘊和時代風采,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講好中國故事。
上海博物館藏“商鞅方升”是本次展覽的壓軸展品
首展之后,“何以中國”系列展有望最快落地的,是上海與甘肅攜手,引介秦文化形成及壯大的歷史。這次三代文明展最后一件文物,是上博館藏的“商鞅方升”——商鞅變法時鑄造、頒布的標準器,底部刻有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統一度量衡的詔令——強秦興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出場,終結春秋戰國群雄爭霸,夏商周青銅時代落幕。
商周三代文明展準備期間,疫情時有散發,人員往來及文物挑選、運送、點交、布展等諸多不易。從策劃到開幕的一年多,周折重重,艱苦備嘗。上博為何如此執著,又何以能辦成眾多“現象級大展”?
“河南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情誼深厚,在學術交流和陳列展覽等方面多次成功合作。”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顯然對上博有足夠的信任,一下子搬來40多件文物重器,希望幫助上海觀眾讀懂中原文明精神內核。
“在上海這一國際窗口辦展,將使上海民眾乃至全國各地公眾包括各國人士領略夏商周文物魅力,體味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根脈、共同的文化情感,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合共生的文化特質,有助于借助展覽讀懂河南,讀懂中國。”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說。
建館70年的上海博物館,素以敬業、專業聞名。“作為央地共建的國家博物館,上海是面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窗口。我們有責任幫助大眾、幫助世界感受和理解中國歷史。”楊志剛館長說。
方世忠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回應時代之變、人民之需,推動上海博物館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在傳播、傳承中華文明中,講好精彩上海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我們匯集最重要的河南文物和考古材料,重新組合,燒成的這道‘上海菜’,味道如何,歡迎大家品嘗!”陳杰說。
精心布置的展廳內景。 本文圖片均由上海博物館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