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亚洲无码片日韩无码片,av人妻无码网站,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節前探市場,申城“菜籃子”拎得穩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季覺蘇 方敏
2022年10月08日16:56 |
小字號

退去,秋風送爽。國慶黃金周恰逢秋收季節,早熟新米、大閘蟹、東海小海鮮、地產鮮菜……上海市民的餐桌隨著時令節氣煥然一新。享受美食的同時,餐桌上的菜價是否平穩?假期前一周,大江東工作室實地探訪農貿市場——

節前忙碌,市場鮮果鮮菜價格微漲

“蓮藕,一斤從4元漲到5元;一條7兩重的鯽魚從8元漲到12元……”最近,家住上海濰坊街道的陶阿姨,每次買完菜都有點“痛感”。以前30多元就可以買到一家4口一天的菜,現在往往要多掏10元左右。

上農批1號門

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以下簡稱上農批),是上海最大的綜合型批發市場,六大區域上千家商戶匯聚于此,市民平時常逛的超市、菜市場,許多都從這里拿貨。

1號門前的告示顯示,“場內暫無零售交易”。期間不斷有周邊居民步行或騎電瓶車來門口“打探”,但都被保安勸返了。

6月1日以后,上海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但存在疫情高發風險的農貿市場往往要晚于其他場所開放。記者從上農批商戶處了解到,進入7月,他們重返市場做生意,各項防疫措施都很嚴格,市場商戶需持24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入場拿貨的商戶則需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同時謝絕散客進入。

大江東工作室記者經過驗碼、測溫等手續后進入上農批時,已經過了市場交易熱門時間,但場內依舊喧鬧忙碌,三輪電瓶車、四輪貨車在路上穿梭,攤位前的貨品琳瑯滿目、品相優質,攤主身后,成箱的備貨摞得老高。大家都打算在國慶假期里好好做生意。

記者與商戶攀談后發現,難怪今年水果蔬菜價格普漲,原來這里的進價就已經上調——

以水果為例。一箱脆棗,去年賣80元一箱,今年要賣到90至95元不等;蘋果,去年140元一箱,今年要賣到150元。按箱算的話,大多數水果都要貴10至15元。要是按斤來算,基本每斤要貴上幾塊錢不等。社區店鋪要承擔房租、人員、水電等各項成本,一斤水果,傳遞到消費終端,溢價將更明顯。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費者價格(CPI),也印證了市民日常開支的感受——8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5%。其中,鮮菜價格上漲6.0%,鮮果價格上漲16.3%,豬肉價格上漲22.4%。

加大備貨,做好產銷銜接穩價保供

“8月以來,北方地區雨水頻繁,日曬較短,對農作物的生長和品質都造成了影響,地頭收購價上揚。”在江橋市場,副總經理王文明說,“在貨源偏緊的情況下,我們有些客商反映,一些主產區存在叫車難和疫情管控等問題,物流流通不穩定,也帶動了價格小幅上漲。”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監測數據,8月初,“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開始進入上升通道,直到9月初達到峰值。

據了解,直到8月底之前,上海的龍上、七寶、新安、江楊等批發市場還未恢復正式營業。這些菜場對于平抑一個區域的菜價,具有穩定器的作用。

以新安市場為例,場內有超過500家商戶,周邊有十幾個小區,輻射10萬多居民。有附近居民反映,土豆在新安市場2元一斤,而在社區超市約3元一斤。

國家統計局還未公布9月份居民消費者價格數據,但一些單項數據已經回暖。例如,9月以來,“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開始回落。上海蔬菜集團監測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周,蔬菜混合均價持續回落。進入9月,上海大部分市場恢復正常營業,商品交易流通再提速。

臨近假期,上海蔬菜集團主動對接179家蔬菜外延(主供應)基地,了解生產狀況、價格趨勢、上市計劃,提前做好產銷銜接,確保“產區有菜、路上有菜、市場有菜”。

翻閱上農批商戶余姐家的記賬簿,7月重啟營業以來,每日營業額從最初的幾千元逐級爬坡,最終在中秋節假期前一天達到兩個月以來的小高潮,“雖然還沒有達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可以明顯感受到生意在回暖。”余姐預計,國慶假期前兩天和假期的最后一天將會是出貨高峰期,她已按照這兩個時間點,增加供貨量。

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通過算法,助力市民假期拎穩“菜籃子”。叮咚買菜預測,國慶黃金周首尾兩日及節后首日預計迎來訂單高峰,較平日漲幅約30%。對此,叮咚買菜加大訂單高峰日蔬菜、肉禽蛋奶等的備貨量,其中部分蔬菜、肉類商品的供給將增加至平日的1.5倍左右;預制菜、休閑零食、酒水飲料等節假日熱銷品備貨增加至平日的2倍。運力方面,叮咚買菜也提前儲備好人員,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等異常情況做好預案。

假期嘗鮮,東海開漁了新米也上市

“秋風起,蟹腳癢”,除了大閘蟹,許多上海家庭入秋后還會來一碗“新米飯”。新米含水量大,口感軟糯又有嚼勁。常溫條件下,大米的最佳賞味期在脫殼后的45天左右,此時的米飯和陳米的口感有著很大的差別。

今年新米上市季,浦東、金山、崇明、閔行、寶山等區的大米重點種植戶種植的“松早香1號”“滬早香軟1號”品種,以及“上師大602”“八月香”品系等都已上市。

記者從上海市農村委獲悉,早熟稻是上海水稻產業的一大特色,全生育期短、大米上市早,在種植上注重低碳綠色,大幅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更加生態安全。據悉,今年上海早熟稻種植面積3.2萬畝,國慶節前夕可供地產優質國慶新大米約6500噸,現已上市,基本能滿足市民假日嘗鮮需求。

將目光從稻田轉向東海。近期,東海已全面開漁,一年中海鮮最為肥美的季節到了。許多上海人都曾在市場購買用碎冰保鮮的剛從東海打撈上來的小海鮮,因為量少,所以格外難得。

隨著冷鏈供應的不斷完善,現在,東海的漁民清晨7點出海捕撈,下午3點起網報量給碼頭,傍晚5點,漁船靠港卸貨,分揀工人們裝箱、裝冰、打包,裝入冷藏車,次日清晨7點便抵達上海各門店。

東海捕撈漁船在碼頭卸貨。盒馬供圖

小帶魚、小鯧魚、小八爪魚、東海目魚、東海馬鮫魚……早上,在生鮮電商平臺盒馬鮮生的線下店里,新上岸的海鮮種類繁多,許多上了年紀的顧客拉著購物車悉心選購。到了中午,他們餐桌上便可以多一份來自東海的鮮美。

依靠產業化、市場化運作,上海市民坐在家里動動手指,或者下樓逛逛菜場,就可以獲得平價、新鮮的優質農產品。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季覺蘇攝)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