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大世界·全國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舉行
演藝大世界·全國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舉行,33部優秀作品匯聚
講好中國故事,111場演出叫好又叫座
本報訊(記者 諸葛漪)前昨兩天,江蘇常州市滑稽劇團《陳奐生的吃飯問題》登陸天蟾逸夫舞臺;緊隨其后,昨天起至30日,上海滬劇院《陳毅在上海》亮相宛平劇院。金秋時節,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指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的“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演藝大世界·全國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舉行。11個省、市、自治區28家院團攜33部優秀作品在“演藝大世界”集中上演111場,涵蓋交響樂、民樂、舞蹈、話劇、京劇、昆劇、滬劇、越劇、評劇、黃梅戲、雜技劇等藝術形式。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李明表示,演藝大世界·全國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是一個契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是藝術節中心大有作為的地方,更是我們的責任義務和使命擔當”。
9月15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在河北雄安閉幕,第十七屆文華獎評選揭曉。此次展演包括《只此青綠》等多部文華獎作品。陜西人藝推出“茅獎三部曲”之一的《主角》9月14日晚剛在上海落幕,15日就從河北收到文華獎獲獎的好消息。文華獎作品、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的《楓葉如花》,講述隱蔽戰線上無名英雄朱楓的故事。另一部文華獎作品、天津評劇院的《革命家庭》,講述一個平凡女子在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后的成長。上海滬劇院名家茅善玉憑借《敦煌女兒》摘得文華表演獎,該劇也亮相展演。
演藝大世界·全國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的33部參演作品,三分之一曾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或入圍第十七屆文華獎終評。
2020年,《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曾來滬參加“藝起前行”優秀舞臺新創作品展演。這部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的舞臺作品,來自一個25人的劇團,用兩個小時“笑中帶淚”的演出,完成當代農民對人生命運、對時代變遷的檢視與思考。此番再次來滬參加展演,團長兼主演張怡表示,上海演出后,劇組將赴江蘇句容、內蒙古鄂爾多斯和呼和浩特等地巡演,“邀約不斷,8月我們剛去北京人藝所在的首都劇場演出。巡演中,大家對劇團、對劇種的信心不斷增強”。
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昆劇院創作演出的《瞿秋白》,同樣與上海有不解之緣。瞿秋白扮演者施夏明曾主演上海大劇院原創昆劇《浮生六記》。
從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到面向新時代的文藝新作,來到演藝大世界的作品都是全國舞臺創新的典范。國家話劇院《直播開國大典》通過“即時拍攝、瞬時剪輯、實時投屏”的技術,實現表演隨時會變為被拍攝對象的藝術手法,讓一切行動穿梭在裝置、道具、影像與時空中。
上海雜技團《戰上海》自2019年首演以來,3年內歷經四次重大打磨。為補足短板,劇組增加表演課、實地采風。《戰上海》演員從形到神,吃透人物,更好地傳遞出70多年前那些青年人的堅定信仰。
《海上生民樂》通過國樂、光影、舞臺空間有機融合,展現當代民族音樂豐沛的藝術表現力。
叫好又叫座的節目背后,離不開運營團隊的忙碌。展演期間,“中國—亞非演藝論壇”“中希文化交流對話”在滬舉辦。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邀請了國內演藝機構代表,與來自亞非和希臘等地的藝術機構、劇院、藝術節專業人士開展交流對話,互學互鑒的同時探索藝術文化的創新動力。活動現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與希臘雅典數字藝術節簽訂雙方文化交流與合作備忘錄,希臘雅典數字藝術節加入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牽頭成立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共同推動數字傳播技術在藝術合作項目中的應用。據透露,2023年,第22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將策劃舉辦“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特別活動。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