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領導“直播帶人”,校園主播“直播帶崗”……克服疫情影響幫助更多畢業生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
滬上高校推出2.0版求職直播間
“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請大家多多向身邊的同學、親人分享!”鏡頭前,上海海洋大學研二學生臧貽萍正在“吆喝”。作為主播,她介紹的“產品”是由39家企業提供的近500個應屆生崗位。只見她和搭檔一邊推介崗位,一邊穿插線上抽獎等福利……
眼下正是秋招的重要時段。為了幫助應屆大學生更快、更充分就業,滬上部分高校今年聯手企業一起出新招:推出校園求職直播間,培養學生和輔導員當主播,為畢業生帶崗找工作。
在一些高教界專家眼中,“直播帶崗”不僅是疫情背景下學校努力推進學生就業工作的大膽嘗試,也是面對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所進行的渠道創新、意識創新和服務創新。
求職直播間搭載精準算法最大限度實現人崗匹配
校園里的求職直播間,能吸引企業和學生嗎?
先來看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11月3日,在上海海洋大學的求職直播間里,上海農商銀行、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和元生物等企業親臨現場,送出“面試直通卡”等禮物。當天,學生通過直播間投遞4600多份簡歷,有5家企業收到簡歷超過200份。
此前的10月27日,在上海商學院舉辦的一場“‘職’通未來,直播帶崗”活動中,直播間內同樣人氣爆棚,首場直播共吸引24家企業參與,共計提供248個職位,學生參與量達到7200余人次,投遞簡歷646份。
高校開求職直播間并非新鮮事物。今年上半年,為了給更多畢業班學生提供就業幫助,滬上不少高校創新就業服務形式,校領導紛紛當起學生的“后援團”,多所高校的書記、校長直播“帶人”,通過網絡平臺向用人企業推介學生。
上海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王宏舟便是“吃螃蟹的人”之一。由他帶崗的首場直播就獲得“開門紅”:累計收看34527人次,點贊超過35000次,評論留言6076條。當天,20名畢業生收獲了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嘗到了“甜頭”后,今年上半年,上海海洋大學陸續開播了18場,吸引了139家單位、211名學生參與,直播間內簽約成功率達到90.52%。
短短數月之后,上海海洋大學的校園直播間上新2.0版。與上半年相比,此次的直播間不僅從校園里尋找學生和輔導員作為主播培訓上崗,還引入BOSS直聘這一專業平臺的力量,為正在求職、忙于投遞簡歷的畢業生提供精準算法,最大限度做到人崗匹配。
“我們希望能夠充分利用好校企兩端的資源、優勢,不斷提升校園求職直播間的活躍度,擴展資源、拓寬途徑,打造一個立足學校、面向臨港新片區的開放式求職直播間,營造積極的就業氛圍,幫助更多學生盡快找到心儀的工作。”王宏舟說。
讓學生從“不敢投、不會投”到“主動投”
當求職直播間走進校園,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變化?對此,不少教師的直接感受是:學生的求職積極性變高了,從以前的不想投、不敢投、不會投轉變成主動投。
上海商學院商務信息學院院長韓冬梅發現:在招聘市場上,校企之間一直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比如,不少學生對崗位的了解限于“望文生義”,常因為“專業不對口”“聽起來技術要求太高”“沒有相關實習經歷”等止步不前,不敢投簡歷。而從企業端來看,相比專業是否對口,它們更看重求職者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
“搭建校園求職直播間,不僅可以幫助應屆畢業生提高就業效率,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企業和崗位,也同時可以讓更多低年級的在校生受益,盡早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大學期間盡早啟動職業生涯規劃。”韓冬梅說。
在Boss直聘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陸楊看來,校園涌現的求職直播間不僅是校企聯手推出的就業服務新舉措,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激發更多高校學子早選擇、早就業,由此進一步實現好就業、就好業。
除了做好就業服務,不少高校也紛紛將校園求職直播間定位為“就業實踐育人基地”:它不僅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一種新方式,更是鍛煉學生能力、提升求職指導、開展生涯教育、轉變價值觀念的綜合性平臺。上海海洋大學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孫紅剛告訴記者,學校在推出求職直播間時設置教師和學生“雙主播”,讓學生當主播,可以起到朋輩榜樣示范的作用;而讓教師當主播,則可以在直播的過程中加入就業育人的因素,幫助同學們樹立科學的擇業觀和價值觀。
(來源:文匯報 記者 吳金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