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專訪鄭軍華:防重癥,再難也絕不放棄!醫護感染超八成、返崗達70%
2020年初,他曾擔任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領隊,率隊入駐武漢金銀潭醫院,以“全國第一支到達武漢的援鄂醫療隊、第一支開黨課的醫療隊、第一支提供尸體解剖病例的醫療隊、第一支發表高水平臨床研究經驗的醫療隊”等四個“第一”,光榮完成援鄂使命。
2022年上半年的大上海保衛戰,作為世博和新國博兩所大型方艙醫院的總指揮和院長,他率隊奮戰87天,與7個省市5000余名醫療隊員、15家上海醫療隊3500余名隊員一道,收治了74000名患者。
今年8月,他又率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11家醫院503位醫療隊員馳援海南,主管三亞第三方艙醫院,收治2196名新冠患者。
眼下這一輪的新冠救治,他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作為上海規模最大的三甲醫院之一,承擔了很重的急診、發熱門診診治任務。
三年來一直組織指揮醫療隊伍與新冠救治打交道的醫院掌門人鄭軍華,如何回應公眾關切:這一輪奧密克戎感染有何特點?救治難在何處?怎樣能迎到勝利曙光?2023年元旦假期,帶著這些問題,大江東工作室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鄭軍華。
大江東:仁濟醫院地跨浦東浦西,請您介紹一下,為應對這波疫情沖擊,醫院做了哪些調整,接診、救治壓力如何?
鄭軍華:目前仁濟醫院東院區每天急診加發熱門診的就診量2100人次左右,南院區1200人次左右,工作量處于超飽和狀態,急診壓力比較大。為了能讓來就診的市民減少候診時間,仁濟醫院東院區急診內科診位從四個增加到了七個,但來看診的病人仍需要排隊等候較長時間。120轉運過來的病人數也逐日增長,每天都在兩三百人。
仁濟醫院第一輪擴容了發熱門診,最多可以開放八個診室,同時優化流程,制定協定方,儲備相關藥品等。12月24日,發熱門診就診最高峰為1311人次。第二輪,為了應對院前院內急救,成立了醫院支援急診應急醫療隊,按病情輕重緩急分類分級接診,12月30日一天,東院、南院急診接診量達2797人次。我們還成立急診留觀病人轉運的專班組,每天將急診留觀的重癥病人及時收治到感染科、內外科、重癥病房。第三輪,全力做好重癥病房救治工作,將全院所有重癥監護病房統一安排,目前已有167張重癥監護病床,做好了新的臨時重癥監護病房擴展預案。
大江東:作為大型三甲醫院,仁濟是如何承擔區域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核心和堡壘作用的?基層重癥病人向上轉診是否暢通?
鄭軍華:國家衛健委要求三級醫院發揮重癥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暢通急診和住院病房收治間的綠色通道,對急診留觀重癥患者要實現24小時清零收治,把急診資源更快速地循環和周轉起來,最大程度實現重癥患者的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對于新冠感染患者,要進行同質化和規范化治療,多學科共同提供基礎疾病診療服務。
仁濟醫院承擔了上海市最大的門急診、手術和日間手術,目前我們醫院的急診、發熱門診的診治任務也是最重的。我們與5家區級醫院建有分級診療網絡,協同診治患者。
作為擁有500多萬人口的浦東新區主要三甲醫院,在上半年大上海保衛戰期間,仁濟沒有關停一天,持續承擔浦東重癥病人、急診、血透、腫瘤放化療、危重孕產婦的救治工作。我院重癥醫學科皋源主任也是市級重癥救治臨床專家、浦東新區專家組組長。這一次,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我們進一步加強了醫聯體合作,每天都往仁濟的醫聯體醫院和住院病區分流部分患者,基層醫院轉診到我院進一步診治的渠道也是順暢的。
大江東:仁濟醫院員工“陽了”幾成,從醫療力量減員角度看,是否已走過最困難階段?您個人是否“陽過”,情況如何?
鄭軍華:仁濟醫院員工目前總體感染率79.38%,其中醫生感染率已超80%;員工返崗率63.27%,醫護返崗率達70%。估計下周醫護人員基本都能返崗,人力資源緊張狀態會有所緩解。50%的醫生護士是感染未滿7天就帶病返崗或帶病上崗,讓人心疼。目前重癥救治病人特別多,醫護人員壓力還是很大。
我個人也感染過,幸運的是癥狀很輕。主要是消化道癥狀,上吐下泄,挺難受,但好在沒有發燒,沒有咽喉部疼痛,還能堅持工作。我打過三針疫苗,自己的感染經歷,也讓我更支持疫苗接種,建議及早開展第四針加強接種。
大江東:從您的角度看,這波大規模感染和救治,與之前相比,有什么新特點?
鄭軍華:近三年來,通過對新冠肺炎“乙類甲管”嚴格管理,我們經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的沖擊,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極大減少了重癥和死亡,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應用以及醫療等資源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目前在上海奧密克戎規模性感染中出現的主要癥狀,首先是呼吸道炎性水腫,患者可出現發熱、咳嗽、流涕、咽痛、咽干等情況,重癥人群肺部水腫,極少數病人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喘促、急性呼吸窘迫等癥狀;二是神經系統異常,主要表現為味覺、嗅覺減弱、改變或消失,危重癥患者可能出現中樞異常而導致昏迷、休克;三是消化道癥狀,包括食欲下降、腹瀉、嘔吐等癥狀。一些患者還會出現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眼部紅腫等表現。
大江東:仁濟醫院目前收治的重癥、危重癥患者中,高齡老人占比多大?根據臨床實際,針對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脆弱人群的防護和救治,您有什么提醒和建議?
鄭軍華:近一周,仁濟醫院留觀患者的平均年齡幾乎逐日上升,12月23日平均年齡為71歲,12月30日已是79歲。醫院收治陽性重癥患者中,80歲及以上占比29%。好消息是,上海市級醫院發熱門診量占比從12月7日的58%,下降到了12月31日的20%以內。上海已經成立市級和區級重癥多學科專家團隊,二三級醫院也已將重癥病房床位占比從4%擴充到8%-10%,從儀器設備、重癥救治藥物到人員調配都做了預案。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達580萬,心血管、肺部、腦、腎、糖尿病等的基礎疾病比例高,“防重癥”任務十分艱巨。
對老年病人來說,出現下面5種情況應該引起重視:
1.發熱持續不退。一般情況下,發熱超過38.5℃,服了退燒藥,仍發熱持續3天以上要特別關注。
2.呼吸困難,活動后氣喘,呼吸頻率比較快。一般情況下,健康人的呼吸頻率大致為每分鐘10~20次,如果每分鐘呼吸超過30次,需要重點關注。
3.持續出現比較嚴重的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4.精神狀態不佳,出現淡漠、恍惚、煩躁,或反應遲鈍等表現,特別要警覺一些老年人機體已經缺氧、卻沒有呼吸困難的表現,這是靜默性缺氧。
5.原有基礎病加重。比如,原來血壓控制得不錯,“陽了”后血壓控制不住了,或者出現了頑固的心絞痛、血糖明顯增高等問題。
對老年患者,一定要爭取早發現、早研判、早治療,可以有效防止重癥轉危重癥,也可以給治療搶救爭取時間。一定要重視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病的治療。
大江東:今年新年到春節,醫務人員大概又要在堅守崗位、緊張救治中度過非同尋常的日子。對此,您有什么感想?
鄭軍華:回首這三年,我想到這樣幾句話:一是“事非經過不知難”,二是“惟艱難更顯勇毅”,三是“責任重于泰山”,四是“大戰大考煉真金”。
眼下,我們迎來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新的復雜局面,也是最嚴峻的考驗。一方面是百姓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醫護人員減員嚴重,持續高負荷運轉狀態。關鍵時刻,我們都在咬牙堅持,很多員工“輕傷不下火線”,有人一人頂了兩三個人的工作,有人發著低熱就急著返崗,我們的醫療隊員從新疆返回、帶著行李就投入科室值班……一幅幅感人的畫面,讓人心疼,也讓人自豪驕傲。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不能放棄、不能退縮、不能止步,必須要扛住、頂住、堅持住。要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最可貴的是信心,最需要的是斗志。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冬將盡,春可期,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