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被看好如今領先全世界,上海如何讓更多科學家敢于挑戰量子通信這類難題
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尤其是在基礎研究領域,1000次的失敗可能才能換來1次成功。作為全過程創新的第一環,如何讓高校、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在頻繁失敗后,仍有動力、有能力繼續進行研究?
“全過程創新包括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市場競爭等幾個環節,在這些環節中,高校應該在基礎研究上擔當重要角色。”市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安琦說,在創新過程中,科研人員確實會面對一些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學術研究本身的基本屬性。任何一種科學探索都存在不確定性,有的研究會很順利,但也有一些研究會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新的問題、新的困難,有的問題也許當下根本無法解決,也就無法實現預定的研究目標,這就要求整個社會要有科學的理解和寬容的意識。
安琦指出,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需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充足的耐心。“有些科研項目看似難度很大、實現較為困難,但是這樣的項目一旦成功,往往就可以產生顛覆性的成果。比如量子通信技術,曾經不少人認為過于抽象,但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應用,使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安琦說,我們的科研人員應該要有這個眼光和能力,能從“0”看到“10”,這樣自身才有動力堅持下去。
有代表委員指出,目前,高校的大部分教師是很愿意積極投入科研工作的,因為高校都有一套激勵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機制,但考核的壓力也確實存在,科研和職稱晉升緊密相關,也會和收入及年底評優等密切相關。因此,有些科研人員雖然有意愿選擇一些高風險、轉化慢的課題進行研究,但有時礙于考核指標壓力,不得不放棄,轉而選擇一些容易發論文、出成果的科研項目,有些人甚至熱衷于在那些能發高影響因子的文章的領域進行研究,以出文章作為主要的科研目標,實際應用的科研項目反而做的人較少。
對此,代表委員建議,可以在考核的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比如,延長考核周期,對于一些通過專家研討,認為確實屬于帶有一定風險的探索方向,可以實行更加寬松的考核模式,甚至取消考核,從而讓科研人員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艱苦的研究工作中。
“面對這種高風險的研究項目,一方面,科研人員自己要有‘甘坐冷板凳’的覺悟,另一方面上海也要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多鼓勵開展這類研究,解除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支持他們‘敢坐冷板凳’。”安琦建議,政府在對高校研究項目進行支持時,可以劃定一個高風險項目比例,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科研人員進行一些成果轉化周期比較長的研究項目。當然,在論證項目可行性時還是要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他同時指出,如何建立合理的科研經費分配機制,也是影響到高校科研人員研究方向的重要一環。“目前,高校里科研人員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的爭取存在不均現象,有些人爭取科研經費的能力強一些,就會有很多的項目和經費,忙不過來,還有很多科研人員科研項目爭取困難,應該想辦法考慮讓科研項目申請過程面向更多的科研人員,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