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滬上解密上海中心大廈工程關鍵技術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沐一帆) 日前,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同步揭曉,“上海中心大廈工程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近日,上海現代建筑科技館邀請上海建工集團首席專家龔劍教授、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丁潔民教授以及曾任上海中心大廈公司總經理的顧建平教授三位專家到場作主旨報告,分享該項目從擘畫藍圖到設計施工的各個核心環節。
“我們不是在蓋一棟房子,我們是在建造一座垂直的城市。”顧建平在現場強調。上海中心大廈建筑面積約58萬平方米,集成了辦公、酒店、餐廳、文旅、黨群服務等多種功能,卻只占用3公頃土地,如同“豎起來的外灘”。而將概念轉化落地的,是一系列攻克六百米級超高層建筑難題的關鍵技術,據顧建平介紹,在“上海中心大廈工程關鍵技術”項目中,13大項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其中8大項成果甚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不僅要“領先”,更要“創新”。此次報告會上,這樣兩個詞頻頻出現——“首創”和“率先”。顧建平在報告中介紹,上海中心大廈項目首創電渦流技術阻尼器,減少建筑高區搖晃加速度40%;首創設計了“外柔內剛”的雙層巨型結構體系,通過約束釋放、變形吸收實現了2萬多塊曲面玻璃幕墻的變形協同;率先在軟土350米以上超高層采用鉆孔灌注樁,較鋼管樁節約造價60%;率先應用新型模架造樓裝備技術,全面提升了復雜結構適應性。
技術“硬核”的同時,上海中心大廈項目在低碳環保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超高層建筑領域,上海中心是全球首棟中國綠色三星和美國LEED-CS鉑金級雙認證的最高等級綠色建筑。通過建筑本體的綠色創新以及綠色集成技術的創新應用,其地下空間利用可達建筑占地面積的14倍,綜合節水率達43%,節能率達54.3%,年減少碳排放達2.5萬噸。
在外結構方面,上海中心大廈項目還創新了超高層巨型結構設計關鍵技術,這是我國首次在600米級超高建筑中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的主體結構體系。丁潔民指出,作為我國首棟600米以上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以“中震彈性,大震可修”為抗震設計原則,地上核心筒墻體最大厚度為1200毫米,采用單層鋼板剪力墻,滿足大震下的延性及承載力要求。
上海中心大廈外幕墻螺旋上升扭轉120度的建筑外觀十分吸引眼球,為何是120度?丁潔民解釋,這一選擇是建筑美學與風工程找形雙重考量下的結果。上海中心大廈創新性地采用了體形扭轉、圓弧倒角、楔形立面的綜合氣動優化技術,120度旋轉向上收分的外形設計為大樓降低了24%的風載荷,可有效抵御臺風影響。
在建造施工方面,“中國建造”的金字招牌也為世界超高工程建設貢獻了智慧。超高層建筑建造包含樁基及基坑工程、混凝土施工、鋼結構施工等多個階段,每一階段都面臨不同的技術難題。龔劍介紹,上海中心大廈動工之前,在軟土地基上建造超過350米高度的超高層建筑工程中,尚無一例采用鉆孔灌注樁。項目團隊通過大量的研究和現場試驗,研發了一體化注漿技術及成套裝備新工藝,成功支撐起重達85萬噸的摩天大樓,證明了鉆孔灌注樁能夠用于建造500米、600米級的超高層建筑。龔劍在報告中指出:“我們的樁孔垂直精度高達1/150以上,較國家標準值1/100提高了50%,鉆孔樁的造價較鋼管樁節約60%,上海中心大廈的率先成功實踐,為我國軟基摩天大樓采用鉆孔樁奠定了基礎。”同時,針對軟土地基規模最大的明挖自立式圓形基坑真圓控制難題,項目團隊通過三維計算方法、明挖順作控制穩定和變形技術等相關研發,實現了圓形基坑剛深比186指標國際領先的應用成效。
從左至右:龔劍教授、丁潔民教授、顧建平教授
報告結束后,三位專家還與來自華建集團、同濟規劃院、上海園林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建筑建材行業企業代表就超高層工程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研討與交流。
上海中心大廈工程總計凝聚了4300多名建設者、500余家參建單位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結晶,將沒有先例可循化為了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契機。三位專家袒露,作為科研人員,他們渴望挑戰那些看似難以逾越的難題,因為一旦能夠克服這些挑戰,將會激發出技術領域的巨大飛躍與革新,為行業的未來發展開辟出嶄新的道路。
此次報告會正式拉開了“現代建筑科技”系列學術活動的帷幕,后續,上海現代建筑科技館將不斷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前沿科技成果與寶貴經驗,共同構建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空間,為構建可持續的建筑未來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