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各地的綠葉菜源源不斷進入江橋批發市場。 本報記者 張海峰 攝
對上海來說,即將到來的這個春節注定不一樣。提倡“就地過年”,上海如何保障農副產品供應充足?如何確保春節期間菜價基本穩定?
提前從全國基地調貨
“大白菜每公斤1.9元,油菜每公斤3.9元,豆角每公斤9.4元,土豆每公斤2.8元,西紅柿每公斤3元,生菜每公斤4.3元,菠菜每公斤4.4元……”前天,上海市江橋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羅列了前一天的蔬菜批發價格,“1月底以來主要種植基地天氣晴好,幾類上海市民常吃的蔬菜批發價格下降明顯。”
不過,經常光顧菜場的市民感到當前的菜價并不便宜,部分品種鮮菜價格比往年偏高。上海的菜價到底是便宜還是貴了?統計專家解釋,批發市場介紹的是環比價格,而市民口中的則是同比價格。也就是說,臨近春節,上海市場上的菜價在經歷1月份的高點后正緩慢回落,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確實有所上漲。上海市農科院信息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上海蔬菜批發價格達到每公斤5.63元,同比上漲明顯。
“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極端冰凍天氣頻發,多地蔬菜大面積凍傷,大幅減產,再加上受新冠疫情影響,蔬菜運輸也受到一定阻礙,價格在短時間內出現上漲。”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解釋。
進入2月份,上海市場蔬菜價格開始下降。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油菜、花菜、菠菜等主要蔬菜品種批發價已較1月底下降30%以上。江橋批發市場預計,至春節期間,蔬菜價格還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記者從上海市蔬菜集團了解到,供應全市60%蔬菜的江橋批發市場已提前從全國89個生產基地調貨,并為運輸車輛開啟進場綠色通道,縮短物流時間,減免手續費,保障蔬菜價格穩定。春節期間,將安排約180種共18萬噸蔬菜供應全市,即保證每天6000噸的儲備量,大大高于以往。
銷售模式多元呼應需求
上海的蔬菜供應主要由“菜籃子工程”實現,“菜籃子工程”的運轉離不開遍布全國的生產基地和一級批發市場。截至目前,15個區的各大標準化菜市場設立了502個平價蔬菜專柜和482個平價豬肉專柜,相對便宜的價格讓市民的“菜籃子”更穩。
除了天氣和節慶,其他非常規因素也曾給“菜籃子”保供穩價帶來一些挑戰。2003年“非典”時期,民間盛傳大蒜、生姜和大蔥能殺菌,導致這些蔬菜供不應求,價格上揚。為此,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迅速發布需求信息,2000多家來自各地菜區的營銷大戶和商超渠道以最快速度聯系調配貨源進滬,有效平抑市場價格。
去年春節,疫情突如其來,初期也因防控措施、物流中斷等因素,導致市場產生恐慌情緒,出現搶菜囤菜情況。可即使在去年那樣的特殊情況下,上海也第一時間解決了“菜籃子”問題:一方面,加大力度組織全國各地貨源,江橋市場每天保證5000噸以上的供應量,確保市場供應無虞;另一方面,上海通過媒體渠道辟謠,穩定人心,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很快,市場恢復平穩。
經歷了去年的考驗以及常態化疫情防控,上海各大批發市場、商超、菜場、線上新零售平臺在保障供應方面更加得心應手。比如,上海各大商超不僅大量備貨,還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和新型銷售模式。“點擊這里就能找到每天的優惠信息。”走進聯華超市田林店,生鮮主管張玉蓮正熱情地向一位中年顧客介紹“i百聯”App。這款應用里的商品全都來自線下門店,由美團公司外賣團隊負責配送,吸引不少中青年顧客使用。
在農工商超市青島路店,記者看到貨架上除了散裝青菜,還有一摞摞包裝精致的青菜,每包重量為200克或300克。店長俞炳春介紹,這是農工商新推出的包裝菜,以小分量易清理為特點,頗受生活節奏較快的年輕顧客青睞。考慮到今年留滬過年的人多了,農工商超市青島路店還提前兩個星期放量:20斤一箱的太湖菜,從平時的10箱增加到20箱;50斤一箱的大白菜,平時供量是5箱,如今也增至15箱。糧油商品供應量3000噸左右,基本保證14天左右的周轉。家樂福超市也在1月就完成了與重點供應商的溝通與確認,對28種重點商品進行備貨。針對部分容易缺貨的商品進行囤貨、備貨,總體需求計劃增加30%左右。
記者走訪了幾家菜場,獲悉今年大部分商戶都選擇留滬過年。芷江菜場平價肉專柜商戶陳大哥說,大年三十和初一他都出攤。“把平價肉賣完再收攤回家,保證大家能買到平價肉。除了菜場,大型商超逐漸成為人們購買生鮮的去處。張玉蓮還記得去年疫情期間的情形:蔬菜的日銷售額達到1萬元,是今年的5倍;肉要靠搶,下午5時就全部售空。“今年就不會有這種情況,我們備貨很足。”
新零售企業也玩出“新花樣”。盒馬鮮生為留滬過年的用戶準備了松鼠桂魚、手工蛋餃等具有濃郁上海特色的半成品年菜。曾經代表年味的大魚大肉,被小包裝菜替代。在上海,盒馬鮮生首次推出適合4—6人的小家庭年夜飯套餐,內含5—8道菜。這些做法呼應了“就地過年”的新需求。
準備好一頓年夜飯不難
今年春節上海“菜籃子工程”的另一大變量,是首次有大量人員留滬過年。往年春節,從批發市場到社區菜場,大量外地來滬工作的商戶回家,市場需求也大幅下降,“菜籃子”供需兩端同步走低。今年春節市場能否穩定,其實就要看留在上海從事“菜籃子”工作的人是否夠多,能否跟得上留滬過年的消費需求。
“今年春節,留滬人員雖比往年多,但要準備好一頓年夜飯,肯定比往年容易。”一位了解上海農副產品上下游產業鏈運轉的“老商業”信心滿滿地說。在批發端,上海各大批發市場借助科技手段,做了充足準備,防疫、運輸兩不誤。“我們主要從人、車、物、環境四方面進行防疫,保證物流暢通。”江橋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記者在現場觀察到,所有進場人員都需滿足“1人、1證、2碼、1承諾”的準入條件,即入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出入證、展示健康碼,并簽下承諾書。對于外來車輛,上海所有批發市場都已實現車輛行程全程監控,入場前進行全面消毒,并在指定地點停放。對于外來蔬菜,江橋批發市場去年9月份率先上線的預登記系統已在全市推廣。通過預登記系統,所有農產品在產地發車時,相關產地、產地證明、品種、駕駛員信息、健康碼、行程碼等信息都會被及時上傳到平臺進行預登記。“預登記后,我們既可以預估各類產品抵達市場的時間,縮短檢查時間,又可以對產品的軌跡進行追溯。”江橋批發市場相關人員介紹。
江橋批發市場大白菜商戶彭海洋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微信群:近400位個體商戶都在里面,批發市場的負責人每天會整理、發送天氣和物流信息。“你看這個表格,出發地、目的地、道路情況、是否因為疫情限行都一目了然,我們商戶就可以根據這個合理安排物流,告訴駕駛員哪里需要繞行。”
電商企業備足人力貨源
對于新零售企業來說,去年疫情帶來的挑戰巨大。由于后期部分小區封閉管理,居民們只能通過線上平臺購買食材,基地采購、倉庫和配送員的壓力幾乎是井噴式增長。吸取去年教訓,今年各家生鮮電商加強對各個環節的預判和調整,保障商品供應量和人力充足。盒馬鮮生預計動員80%的人員留滬,每日供應蔬菜、豬肉、牛肉、雞蛋,比平時分別增加20%—30%。每日優鮮也已與多家供應商溝通提前備貨,將酒水飲料、糧油速食等高頻商品供應量和備貨量提升至平時的2.5倍,另外,80%的一線員工將在春節期間留崗,90%的門店照常營業。
叮咚買菜100多位一線采購員今年都不回家,駐守海南、福建、浙江、上海的各個蔬菜基地,監督備貨情況。叮咚買菜還組建了自己的豬肉加工廠,定制一批機器進行切割、包裝。原本俞灣路的蔬果倉已搬至松江辰塔路,面積擴大到21000平方米,還在昆山新建了一個差不多大小的倉庫,覆蓋上海北面的貨物供應。春節前期,大倉到各個前置倉的配貨已從一天一次增至一天兩次。叮咚買菜辰塔路蔬果倉負責人胥華成統計過,今年他們倉里有近70%的人留滬過年,再加上一部分新招募的人員,能保證近500人留在崗位。“大數據中臺也進行升級,可以了解各前置倉的銷售情況并做出預估,通過預估量判斷大倉人數是否可以滿足需要,進而做出更合理的人員安排。”
在各種措施保障到位的情況下,今年春節上海的蔬菜供應充足,市民不用囤菜,可以安心過個祥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