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批菜尖已上市,價格不貴受市民歡迎。
春節一過,本地菜尖、薺菜、香椿等開始上新,第一波春菜上市了。
天天拎著馬夾袋跑菜市場的郭阿姨講,夏季她買得最多、吃得最多的是雞毛菜,秋冬季她最喜歡吃矮腳青菜、小青菜,但這兩天最打動她味蕾的是既嫩又糯,一燒就酥,還略帶甜味的春菜——本地菜尖。
2月底至3月初最好吃
今年本市菜市場首批上市的春菜本地菜尖來自本市的崇明、金山、奉賢、浦東、松江、青浦等郊區。像往年一樣,去年冬季12月播種本地矮腳青菜、小青菜,經過50多天生長,于本月中下旬采收本地菜尖。
上海農科院蔬菜專家告訴記者:“經過霜打,并且長時間、大量吸收土里的養分,這個時候青菜的精華都集中在青菜的菜心,因此菜心肯定是青菜中最好吃的部分,而冬季青菜是一年中最好吃的青菜,所以說現在上市的本地菜尖是最好吃的青菜。”
廣元菜市場的攤主認為:“本地菜尖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上市,2月底至3月初首批上市的本地菜尖經過霜凍而且纖維少,因此特別嫩、特別糯,還略帶甜味,是最好吃菜尖,此后上市本地菜尖纖維增加變老。本地菜尖最好吃的是其菜桿,菜桿特有的嫩、糯、酥是其它季節青菜吃不到的。”
本地菜尖已進菜市場
都說菜尖出自青菜,那么菜尖和青菜到底有啥區別呢?
金山老農俞老伯說,種在田里青菜的菜心會躥出嫩尖,這個時候采摘青菜,剝去青菜外層的老葉,留下中間細嫩部分,包括菜桿和菜葉,就是菜尖。
上海菜場里常見的菜尖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在廣幫餐館里常吃到的廣東菜心,來源于廣東當地特有的青菜品種,菜桿子細長,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一種是來自日本華王青菜的菜尖,這種菜尖的菜桿較粗且長,菜葉占菜尖的1/2。
冬末早春,種在田里的本地矮腳青菜、小青菜菜心躥出嫩尖,剝去青菜外層老葉,留下中間細嫩部分就是本地菜尖了。
目前菜市場上市量、銷量最大的菜尖來自于上海本地矮腳青菜和小青菜,本地菜尖外形像矮腳青菜、小青菜,菜小、菜桿短。
菜尖熱銷也不貴
據了解,今年首批上市菜尖的時間推遲至2月中下旬,主要是因為受歲末年初兩波寒潮影響,部分露天種植青菜或被凍壞,或生長時間延長所致。
寧海東路、馬當路、大沽路、大境路、廣元等菜市場的售價顯示,今年首批上市本地菜尖的零售價為3-5元一斤,其中臺灣路菜市場最便宜,零售5元兩斤,今年首批上市本地菜尖的零售價與去年基本持平。
昨天,拎著馬夾袋在寧海東路菜市場買菜的郭阿姨告訴記者,她一次買2斤本地菜尖。“買得多便宜,炒著吃、燒湯吃,包括炒年糕、做菜湯面等都用本地菜尖。2月底本地菜尖碧綠生青不用揀,吃起來特別嫩、糯。”
市民熱買,攤主熱賣。記者昨天在臺灣路、廣元等菜市場看到,蔬菜攤位中近一半在銷售本地菜尖。臺灣路菜市場的攤主們介紹說:“春節一過,綠葉菜中上市量最大的是本地菜尖,我這個菜攤一天要批進二三百斤本地菜尖,一般到下午二三點就賣完了,這段時間市民最喜歡、買得最多的是本地菜尖。”
老法師教你吃菜尖
本地菜尖的烹調方式多種多樣,但與本地青菜相同,可以清炒,或放蒜蓉、冬筍炒,也可以用于炒素、放在肉湯里燒著吃等等。
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老法師告訴記者,本地菜尖上海人最多、最常見的吃法是買回來后炒著吃,這樣能同時體現其新鮮、嫩、糯和微甜的口感。
“當然,本地菜尖燒湯同樣非常好吃,但燒湯,最好將菜尖放在排骨湯、雞湯里燒煮,因為這樣燒煮方法,可以起到排骨湯、雞湯與本地菜尖互補作用。”該老法師解釋,排骨湯、雞湯油水足,光喝排骨湯、雞湯有時會有肥膩感,往往喝上兩口就喝不下去,而本地菜尖屬于蔬菜,口感較清淡。
如果將洗凈的本地菜尖放入排骨湯、雞湯中略微燒煮,此時菜尖會吸收湯中油脂,油湯會變清淡,不但排骨湯、雞湯可以多喝,而且本來清淡、爽口的菜尖會變得肥糯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