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是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尤其上海全市1.3萬個物業小區,涉及七、八百萬戶居民。如何適應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如何滿足市民不斷提升的宜居服務需求?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21上海民生訪談”上,市房管局局長王楨表示,物業服務涉及千家萬戶,我們也不斷思考和推進物業服務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王楨表示,在全市“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的大格局下,小區綜合治理、物業管理服務要主動、深度融入“兩張網”,加快行業發展轉型。如推進小區健康度畫像。通過智慧賦能,推進行業管理數字化轉型。
據悉,小區畫像指標包括小區安全、服務質量、業主自治、社區共治等幾個大類、300多項指標。如某個小區安全方面分數特別低,將向相關街鎮、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發出安全預警。找到了問題,還要緊盯不放。將各項指標較差、問題多發的小區,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市局、區局、街鎮開展專項檢查,增加日常監督檢查頻次,督促做好整改。
另外是推進管理服務進小區。針對小區高頻發生的問題,從投訴量大、社會關注度高、涉及公共安全三個方面出發,梳理出包括損壞房屋承重結構、群租、違規占用消防車通道等18個住宅小區綜合治理事項,逐步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聯動平臺,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勸阻、報告和處置,不斷提升管理服務工作效率。
尤其要推進小區管好維修資金、公共收益、物業費三筆錢。增強小區運維的支付和支撐能力。
眾所周知,小區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有“日常開銷”。業主們最關心的就是三筆費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公共收益和物業費。
王楨作起了比喻,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是小區這個“大家庭”的“養老錢”,隨著房屋設備老化程度加深,開支越來越多,維修資金續籌難問題日益凸顯。公共收益是“大家庭”的“零用錢”,作為補充維修資金的重要來源,使用管理也是業主關注的焦點問題。物業費則是維持“大家庭”的“生活費”,全市相當程度存在質價不相符的情況,導致物業服務水平低、業主居民滿意度低的困局。
王楨表示,我們正在制訂新時代“美麗家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努力破解難題:一是有序推進維修資金續籌。完善小區維修資金管理制度,修訂《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規約》示范文本,引導業主依法依規依約進行續籌。依托二手房交易轉讓環節,在房屋產權信息查詢時一并提供該房屋維修資金結余情況,告知補足方式和途徑,給交易雙方提示,在辦理房屋產權轉讓手續前補足維修資金。
二是規范公共收益使用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加強前期物業服務期間的公共收益管理。開展公共收益入賬情況專項檢查,每半年梳理統計沒有入賬的小區清單,督促整改,對違規物業服務企業予以記分處理。引導有條件的街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聘請專業社會服務組織,為業主大會、業委會提供公共收益記賬管理等服務,幫助業主管好用好公共收益。
三是推進物業服務費質價相符。將繼續在全市各區推進物業服務費價格調整試點,并抓緊完善長效機制。讓物業服務價格形成更加透明,在物業服務費評估時,根據業主需要,保安、保潔、保綠、保修的服務標準都可以調整;如保潔的頻次,公共區域可以每日清掃一次,也可以每周清掃一次,只要業主同意,可以選擇成本較低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