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3年,上海金融法院審結案件超2萬件——
讓金融審判公正高效便捷(深閱讀)
到今年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建院3年。
截至今年8月19日,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類金融案件21766件,審結超2萬件,受理案件總標的額高達5477.67億元人民幣。
充分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走進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大廳,一臺智能設備陳設其中,這是上海金融法院創設的“中小投資者保護智慧艙”。在這個“保護艙”里,面臨證券市場群體性糾紛的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人臉識別、人機對話、語義理解等功能,完成立案登記、咨詢查詢、集體訴訟、申請執行等全流程訴訟程序,享受“無紙化、一站式、交互型”訴訟服務。
今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一審宣判投資者訴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虛假陳述案。這起案件在剛剛提起訴訟時,原告34人,請求賠償的投資損失629萬余元。依據最高法關于訴訟代表人制度的司法解釋,上海金融法院發布公告,同樣因虛假陳述產生損失的投資者可以加入原告隊伍。很快,在開庭審理前,適格投資者申請參加訴訟的數量迅速增加到315名,訴訟請求的總金額超過1億元。一審宣判,飛樂音響被判向315名中小投資者原告支付投資損失賠償共計1.23億元。
“以前類似的案件,訴訟方式是每案一訴——每個原告都要完整走一遍訴訟流程。”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為原告代理這起案件,他認為,這樣的代表人訴訟機制大大降低了訴訟成本,“現在絕大部分原告只要登記就能參加訴訟,中間不需要出庭,也不用聘請律師。”
充分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是上海金融法院構建的司法保護體系的一部分。他們還首創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為穩妥化解證券群體性糾紛提供示范樣本,被最高人民法院寫入全國兩會工作報告。
不斷提高專業水準
在金融審判領域,專業,意味著既要懂金融產品,又要懂金融業務規則,還要懂相應法律,并且要能把它們結合起來。
3年來審理的2萬多個案件中,上海金融法院選出了20個精品案件。其中有保險合同糾紛、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糾紛、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法院的民事判決、外國人隱名代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權轉讓糾紛……每一起案件都很復雜,考驗專業水準。
一家企業涉訴,其名下的高速公路收費權被依法凍結。收費權已經做了資產證券化,成了金融產品,凍結后會不會對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的投資人權益產生影響?企業以此為由向金融法院提起執行異議。法官徐瑋和同事梳理案情,提取分析案件的每個關鍵點,并咨詢相關領域專家。最終明確,收費權凍結只是收費權不能轉讓或者抵押,但購買相關證券產品的投資人收益不會受到影響,企業當即撤回了執行異議申請。
為提高專業能力,上海金融法院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舉辦“金融法治菁英班”,與金融監管機構建立人才掛職和交流培養機制,選派法官赴境外研修,打造“金融大講堂”“智薈融法沙龍”等學習研討平臺,還組建了中外法律案例譯研社、《民法典》學研社等。
持續加強研究創新
作為全國首創的金融審判專門法院,創新是上海金融法院提供公正高效金融司法的重要途徑。
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執行案件,上海金融法院首例大額股票執行案入選。在這起案件中,原告中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申請執行被告沈某某持有的某上市公司9000余萬股股票。在以往上市公司股票司法處置中,股票處置方式與房產、汽車等實體資產無異,但面向社會公開拍賣,易導致股票處置價格偏低,還容易引起股票價格的大幅波動。能不能把股票拍賣給專業投資者,在保證申請執行人勝訴權益的同時,盡量避免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上海金融法院通過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設立的大宗股票司法協助執行機制,完成對這9000余萬股股票的拍賣,最終成交價與市場價格基本持平。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肖建國認為,這起案件開創了證券交易所協助大宗股票司法執行的先河。
為高效解決金融糾紛,上海金融法院成立“訴調對接中心”,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提供從委托調解到協議履行的“全周期”司法保障,調解金額達516.78億元,為當事人節省上億元訴訟費。他們還加強對新型涉外金融案件的研究,發揮金融裁判的規則指引作用,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設公正高效便捷的涉外金融司法體系。
“上海金融法院會加快形成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與金融開放和創新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專業化涉外金融審判機制。”上海金融法院院長趙紅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2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