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票房破44億 這18個小細節你知道嗎?
《長津湖》票房破44億元!
這18個考究小細節 你可能還不知道
晨報記者 陸乙爾
正在熱映的《長津湖》目前票房已經突破44億元。影片不僅有恢弘震撼的大場面,更有眾多認真考究的小細節。
無論是老版本的《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還是志愿軍戰士獨特的墊肩、軍禮、行軍碗;乃至美軍的編排、造型、星條旗的微小不同……處處都還原了真實的抗美援朝戰爭。看電影的時候,你注意到主創用心呈現的這些細節了嗎?
01 宋時輪在小廣場上講話完畢,所有解放軍唱的是老版的《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而不是現在經常能聽到的60年代以后改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兩版的部分歌詞是不一樣的。
02 片中伍萬里和雷公使用的墊肩,完全參考真實的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方形墊肩,這種墊肩最后一次出現在銀幕里是1960年代上影廠拍攝的《霓虹燈下的哨兵》,里面的老班長在用。
03 為還原志愿軍服裝的真實質感,劇組特別提示服裝部門將志愿軍的服裝顏色作出色差效果,不要所有人都穿一樣的顏色,并在入朝后追加拆掉解放軍胸標后的痕跡,以突出真實的質感。
04 扶槍禮這種軍禮到上世紀90年代部隊還在用,但隨著我軍輕武器裝備型號的逐步變化,槍械尺寸變短了,這種軍禮也就隨之消失了,這次特地在影片中恢復了這種在當年經常見到的軍禮。
05 所有解放軍、志愿軍的單兵裝備都是按照老式的條例去佩戴,將手榴彈和刺刀佩戴在身體的左后側,挎包和水壺在右后側,也就是左戰斗右生活,這也與現在解放軍的左生活右戰斗截然相反。
06 志愿軍腰上都掛著一個白色圓布套,布套上縫著一顆紅色的五角星,里面其實是行軍碗。因為那個年代部隊還沒有大量地配發軍用飯盒,所以部隊行軍打仗基本都是用小碗吃飯,不用的時候裝在布套里系在腰帶上,布套還能避免與金屬物體碰撞發出聲音。
07 片中美軍的設置上沒有像以前的片子里那樣黑人和白人混編在一起,1951年以前美軍白人和黑人是不會打散編在一支戰斗部隊里的,因為那個時候黑人受白人歧視。
08 美軍手里沒有出現湯姆生沖鋒槍,很多人認為那個年代只要有美軍出現就離不開它,但其實隨著1944年M 3沖鋒槍的大量列裝,湯姆生沖鋒槍逐漸被替換。因為它的造價太高和過于沉重,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美軍一線作戰部隊里已經看不到它的身影。
09 片中出現的美軍車輛,除了常見的坦克大炮,還出現了道奇救護車、GM C吊車、發電車、油罐車、M 3半履帶車、威利斯吉普用拖斗車,這些美軍后勤保障車輛在一般影片里很難見到。
10 影片高度還原了抗美援朝初期的美軍士兵造型,明顯區分了海軍陸戰隊與陸軍在部分服裝和單兵裝備上的區別,不像以前一些影視劇只要是大鼻子戴鋼盔就是美軍,沒有任何區別。
11 二戰和朝鮮戰爭時期,美國的星條旗上的星星是48顆,而不是現在的50顆,因為美國國旗上每顆星星代表一個州,朝鮮戰爭后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州獨立,美國國旗才變成現在常見的50顆星國旗。
12 所有槍械道具沒有使用一開始道具廠提供的解放軍56式綠色槍背帶,而是重新更換了一批,比如三八式和中正式都是皮背帶,美軍以帆布背帶為主,并追加了駁殼槍特有的皮質槍綱。
13 毛澤東在電影里的戲份不多,劇組還是抓住了一個細節:歷史上毛澤東抽煙從來不用打火機,只用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抽,而且喜歡拿煙頭接火,飾演毛澤東的唐國強精準還原了這個習慣。
14 七連入朝后在亂石灘上遭遇美軍飛機,美國飛行員把每次出來任務當成一種游戲,找不到活的目標就以死人為目標掃射賭錢,收到新敵情后還說終于可以打活目標了。這個情節在歷史也有記載,美軍空軍前期巡航時找不到目標的時候,會對他們視野中任何一個活動物體發動攻擊,甚至一只貓一只狗都會用機槍,火箭彈去攻擊。
15 輯安車站,伍千里給獨臂站長點煙,順便順走了一盒火柴。這盒火柴在最后的長津湖總攻時派上了用場,伍千里用那盒火柴點燃了炸藥包。
16 最初劇本里,雷公在死前要說很多話,胡軍認為那時候的雷公不可能說得出那么多話,跟導演商量后,胡軍把臺詞精簡成兩句:“哎呦,疼死我了。”“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兒。”這兩句臺詞一出,觀眾基本都繃不住開始哭了。
17 片中美軍坦克道具是真能跑起來的,而且是劇組花重金制作,一共制作了四十多輛,而兩年前上映、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的二戰影片《決戰中途島》只用了3輛坦克,其他都是用CG特效。
18 電影里,只要一吹沖鋒號,我軍士兵就會一擁而上,全軍出擊。在歷史上,沖鋒號發出的聲音像一個幽靈一樣在美國士兵腦子里回蕩。美國陸軍上將李奇微在《朝鮮戰爭回憶錄》寫道:在戰場上,她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她一響起,對方軍隊就如著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