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創新園會客廳】蘇州河的昨天:從“黑如墨汁”到“魚蝦嬉戲”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全線黑臭,80年代魚蝦絕代,每個上海人的心中都有一段蘇州河的“黑”歷史。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上海下決心整治,河里再現魚兒的影蹤——塵滿面、鬢如霜的蘇州河,逐漸恢復青春。
蘇州河,是吳淞江在上海段的俗稱,從唐朝時“江寬十里”,到經歷“黃浦奪淞”,千百年來,蘇州河靜靜流淌。上海社科院上海史專家鄭祖安曾解釋道,從輩分上說,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蘇州河則是上海的“外婆河”。
流經上海市區的蘇州河,一路彎彎曲曲,大大小小的灣,不下幾十處。上海人最熟悉的,莫過于普陀境內的“十八灣”。蘇河“十八灣”,見證了上海歷史上諸多“第一”:遠東第一啤酒廠上海啤酒廠、近代第一所昆曲學校南伶傳習所、第一家機器紡織廠上海機器織布制造局、第一套人民幣的誕生地上海印鈔廠、解放后的第一座跨河橋梁長壽路橋……一條蘇州河,承載著深厚的城市記憶。
每個老上海人的心中,都有一段蘇州河的記憶。曾擔任過上海市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的張效國,全程參與了蘇州河綜合整治工程,他形容整治前的蘇州河是“黑如墨,臭如糞”。居住在普陀區長壽路街道常德名園小區的祝玉妹阿姨,自小在蘇州河邊長大,她形容那時的蘇州河“還沒看到河,聞著味兒就知道到蘇州河了”。
當時蘇州河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家里小孩子寫毛筆字,墨汁不要買了,到蘇州河邊上舀一勺子水,就可以寫毛筆字了。
面對這樣的蘇州河,上世紀90年代,上海市委市政府下決心進行整治。 1996年正式成立了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時任上海市長徐匡迪任組長,相關部門和區縣領導為組員。
2001年7月27日,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的領導接到了一個市民電話,說在蘇州河看到小魚了。他們飛奔過去,果然看到了水中有小魚游動,盡管只有一厘米左右長,卻是蘇州河生態開始恢復的最好證明。
蘇州河從“黑如墨汁”到“魚蝦嬉戲”,到底經歷了什么?近日,人民網上海頻道和普陀區共同打造的 《中以創新園會客廳》邀請到了時任上海市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張效國和普陀區長壽路街道常德名園小區居民祝玉妹,聽他們一起講講蘇州河過去的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