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大事件發布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月18日電(記者桑彤)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引領帶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更好服務全國大局和帶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引領區意見》支持浦東打造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邁向更高能級提供了重大機遇。
日前,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2021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大事件”,這也是連續第十年發布這一重要事項。
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為“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明確了發展方向和任務措施
7月28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顯著提升,服務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明顯增強,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規劃》還提出打造 “兩中心”——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兩樞紐”——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和人民幣跨境使用樞紐、“兩高地”——國際金融人才高地和金融營商環境高地六個具體目標。
2.債券通“南向通”啟航,推動債市雙向開放
9月24日,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南向合作(簡稱“南向通”)正式上線,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雙向互聯互通全面落地。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部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同日上線“南向通”交易業務。“南向通”為內地機構投資者“走出去”配置債券提供便捷通道,實現更多元化、國際化的資產配置,對于提升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水平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上海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更加凸顯,國際交流聯通持續擴大。
3.上海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啟動,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步入“快車道”
12月4日,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上海)正式啟動。這是繼數字人民幣、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等試點后,又一項在滬落地的重要金融科技試點。2021年,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滬設立上海金融科技公司,上海國際金融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上海龍陽路“金融·科技”產業承載區啟動建設,“第三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暨首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大會”“第二屆1024國際智能投研開發者大會”召開,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2.0、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信息平臺等上線……上海把握住行業發展趨勢,加快推進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
4.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在滬落地,助力金融與產業資本循環暢通
12月,證監會正式批復同意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成為全國第二家試點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的區域股權市場。該項試點的落地有助于拓寬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退出渠道,形成行業“募、投、管、退”良性循環的生態體系,暢通資本循環,吸引更多風險資本參與,大幅提升創業投資環境,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5.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10月8日,《上海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 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意見》發布,該文件是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省級政府出臺的第一個綠色金融文件。《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定價、創新中心,基本確立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地位融樞紐地位。2021年以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滬啟動上線交易,首批碳中和債等綠色產品成功落地,中債中國碳排放配額系列價格指數發布,中國-阿聯酋碳金融智庫成立……上海金融業積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承諾。
6.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加快集聚,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
2021年以來,眾多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加快在滬布局:全國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三家新設外資控股券商——星展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第二家外資控股合資理財公司——貝萊德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高盛工銀理財有限公司、施羅德交銀理財有限公司、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等機構獲批籌建;中德安聯人壽、匯豐人壽成為全國第一、第二家合資轉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廣銀理財獲批開業。特別是5月17日,上海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19項重點任務,是我國首個由省級政府層面出臺的支持銀行理財、信托、證券、基金、保險、私募、期貨等大資管行業發展的綜合性文件。隨著眾多國內外資管機構來滬,上海正在努力成為資產管理領域要素集聚度高、國際化水平強、生態體系較為完備的綜合性、開放型資產管理中心。
7.原油期權掛牌上市,增創國際化商品期權新品種
6月21日,原油期權掛牌上市,成為我國首批以人民幣計價并向境外投資者全面開放的期權品種。原油期權的上市是對原油期貨市場的有效補充,有利于提高期貨市場價格發現效率,進一步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增強上海配置全球資源能力。自上市以來,原油期權運行總體平穩,期現聯動緊密,經濟功能初步發揮,市場交投活躍,境外投資者積極參與,期權定價合理,“大品種”特點初步呈現。
8.基礎設施公募REITs等重要金融產品業務推出,金融市場服務能級進一步提升
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上市,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試點也在穩步推進中,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上線,首對滬港ETF互通產品上市,首單上海企業自貿區離岸債券發行。“大宗商品清算通”業務推出,人民幣對印尼盧比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啟動,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業務落地,供應鏈票據平臺、中國黃金市場交易報告庫二期系統等上線。2021年,上海金融市場推出更多面向國際、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產品和業務,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級。
9.科創板“硬科技”成色凸顯,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
截至2021年底,科創板共有377家公司上市,IPO融資近5000億元,股票總市值近5.6萬億元。發展至今,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聚集地,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三大先導產業上市家數分別為42家、82家、74家。1月27日,首只在境外市場掛牌上市的科創板ETF——金瑞上證科創50ETF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2月19日,科創板股票首次走向全球指數,11只科創板股票納入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此后又有9只科創板股票納入MSCI指數。8月16日,上證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指數發布,科創板市場指數體系進一步豐富。
10.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步伐加快,再保險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10月26日,銀保監會和上海市政府在第三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上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對上海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進行了整體部署,明確了實施路徑。當日,上海保險交易所數字化再保險登記清結算平臺向全球發布,填補了全球再保險基礎設施空白,鍛造全球再保險行業數字新基建,探索打造國際再保險中心中國路徑。此外,中國亞太再保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為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