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走訪慰問的“三個板結”
“板結”是農業術語,指土壤表層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外因作用下結構被破壞、土料被分散,干燥后土面變硬,以致不適合植物生長的現象!瓣贞栆h恩,慰問暖人心。”走訪慰問是我們黨歷來關心關愛黨員干部和群眾的重要形式,也是凝聚黨心民心、永葆魚水深情的有力抓手。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務必有力有效破除走訪慰問的三個“板結”,把特定群體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真真切切落在實處、落到細處,用心用情用功推動這項“暖心工程”更接地氣。
破除“心中無數”的“思想板結”,要做到“身至”又“情至”。走訪慰問不是單純的一個工作“指標”,不能簡單地采用統一的“模板”、統一的“程序”,“一慰了之”“一問了事”。而是要提前備足“功課”,要對走訪對象“量體裁衣”,搞清楚弄明白走訪慰問“底數”,摸排精準、明確內容,建立臺賬,特別是針對有大病、生產生活困難的老黨員、老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數。在走訪的過程中務必要帶著感情,真慰問、真關心,主動與慰問對象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用“方言俗語”和他們多“拉拉家!、說說“閑話”,“面對面”“心貼心”交流,不斷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傾聽他們的訴求,回應他們的期盼,增進民生福祉。
破除“腳底無泥”的“行動板結”,要做到“入腦”又“入心”。走訪慰問顧名思義,就是既要“走”,也要“訪”,既要“慰”,也要“問”,來不得半點“虛功”,容不得絲毫“作秀”,必須踏踏實實地“訪”在實處、“慰”在要處,要堅決避免“趕場”式的走訪,“應景”式的慰問。不僅要給慰問對象送去米、油、面等生活必需品,還要通過送書到家、送學上門等方式把黨的政策、黨的經驗、黨的精神送到慰問對象心中,讓黨的關懷化作冬日暖陽,照耀在每一位老同志的心田。要把慰問中的“深情厚誼”轉化成為凝心聚力的動員和振奮精神的動能,使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根扎得更深、壓的更實、撐得更穩。
破除“肩上無責”的“能力板結”,要做到“有方”又“重效”。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走訪慰問不僅僅是一次傳遞黨組織溫暖、彰顯為民情懷的慰問活動,更是一次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的實踐活動。黨員領導干部要把走訪慰問當作“尋策”良機,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智囊團”“經驗庫”的作用,在“聽意見”中查找不足,在“憶往昔”中找準方向,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要以啃“硬骨頭”的精神把慰問對象反映的問題跟蹤好、解決好、落實好,提高辦事效率,節約辦事成本,把事辦實辦好辦出成效,著力謀劃更多“接地氣”的項目,落實更多“暖民心”的行動,真正發揮走訪慰問的效果。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殷殷關切凝聚力量。走訪慰問不僅是增進黨群干群關系、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載體,更是一個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凝聚鼓舞民心的利好契機。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踐行,才能取得“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實效!
(來源:安亭鎮李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