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亚洲无码片日韩无码片,av人妻无码网站,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千家萬戶團圓時  弘揚美德傳家風(新春走基層)

2022年02月08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沈海高速深圳至汕尾段改擴建項目建設者楊興義和家人團聚過節。
  新華社記者 田建川攝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客運段的列車長羅敏與家人吃團圓飯。
  新華社記者 黃 偉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強化家庭成員贍養、扶養老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老少和順。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必將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編  者  

  

  真心干實事  一線守健康

  本報記者  季覺蘇

  和家人看看電影、上老字號吃頓本幫菜……上海市虹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永鵬一家早就計劃好了,春節里要安排這些活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太正常了,我不光要照顧自己的小家,也要守護更多人。大家一起努力,生活才能越過越好。”

  在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王永鵬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已經兩年。“防護服拉拉好”“手記得消毒”,疫情防控事情繁多復雜,任何環節都需要保持高度專注。王永鵬工作時全情投入,同事們稱他有一雙“火眼金睛”。

  “其實,哪有什么‘火眼金睛’,關鍵是態度。”王永鵬說,“我父親是一名教師,他經常教育我,做事就要實心投入,在行動上‘拉滿弓’。”2019年,王永鵬接到去新疆克拉瑪依昆侖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職的任務。剛開始,他考慮到家中的雙親和兒子需要照顧,有些猶豫。但父親對他說:“家里你放心。去了不要當客人,要當干將。”

  “不管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父親的話我都不會忘記。”王永鵬說。

  王永鵬和妻子都是醫務工作者,疫情防控時,每天早出晚歸,家人都特別支持。有次清晨,王永鵬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看到兒子在餐桌上專門留的便箋,上面寫得密密麻麻,都是加油鼓氣的話。

  

  牽手話家常  家庭更和睦

  本報記者  李中文  竇  皓

  “吳奶奶,我可想你啦!”春節前,家事輔導員吳愛香又到園園家走訪,剛進門,小家伙就撲到她懷里。

  吳愛香和園園家的緣分始于一條特別的信息。“一對夫妻因家庭糾紛引發警情,當事人需要安撫。”去年5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春江街道婦聯收到一條富陽區“家和智聯”平臺推送的信息。

  “小兩口過日子,感情要和諧,有啥事跟我說說。”春江街道家事輔導員吳愛香第一時間登門,了解事情原委,安撫雙方情緒。從此以后,每隔一段時間,吳愛香都會帶上小禮物,到小兩口家里拉拉家常,聊聊瑣事,講講自己作為“過來人”的經驗建議。經過近一年的溝通,小兩口終于打開心結,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暢,吳愛香終于放下心。久而久之,小兩口的女兒園園也愛上了和藹的吳奶奶,總愛和吳奶奶聊學習、聊生活。

  “我們一定把小家庭經營好。”拉著吳愛香的手,園園媽媽說。

  依托“家和智聯”大數據平臺,富陽區匯聚各部門和基層信息,統籌部門群團、社會組織等力量,根據實際情況精準對接各類家庭需求,定期走訪,提供幫助,化解矛盾。2021年,富陽區累計化解4193戶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婚姻家庭情感類警情同比下降6.95%。

  

  喜事真喜慶  簡約不簡單

  本報記者  肖家鑫

  新春佳節,地處沂蒙山區深處的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東里鎮熱鬧非常。走進東里鎮馬家溝村李琪龍、王云云夫婦的新房,樓梯上貼著“步步有喜”,角落裝飾著彩色氣球,喜慶溫馨。今年1月,兩人喜結連理。

  “我們的婚禮沒有大操大辦,雙方親友一起吃個飯,一共3桌,沒花多少錢。既有儀式感,又不鋪張浪費,給父母減輕了負擔。”李琪龍的父母都是本村農民,若按過去的習俗,要準備彩禮,酒席開銷也不小。喜事簡辦,讓兩家人既有了“里子”,也沒丟“面子”。

  東里鎮的江玉棟與楊蕾也是如此。兩人大學畢業后在外地工作,雙方家長采納孩子的建議,回老家辦婚禮,一切從簡。

  “省下來的錢可以做其他事,兩家人都很滿意。”在江玉棟的父親江東果看來,“喜事簡辦已成風氣,大操大辦反而被看不起。”

  近年來,沂源縣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移風易俗,依托村(居)紅白理事會成立喜事新辦志愿服務隊,明確婚事新辦標準。據了解,通過婚事新辦,新人家庭可節省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2021年以來,全縣婚事新辦1500余場,節約1000余萬元。

  

  孝老又愛親  全心愛護家

  本報記者  王云娜

  臘月二十七,湖南省寧鄉市回龍鋪鎮金玉村村干部專門來到村民王臘枚家里,告訴王臘枚,她獲評2021年度“寧鄉好人”。“我做的都是分內的事。”王臘枚說。

  2012年,王臘枚的公公突發腦梗。幾個月后,丈夫幫村民建房時,不小心從屋頂跌落,造成嚴重的腦出血。

  “夜深人靜時,我問自己:這個家不靠你,能靠誰呢?”王臘枚下定決心,振作起來,撐起這個家。

  王臘枚不僅想方設法掙錢、撫養兒子,還要照料丈夫和公公,有時一天之內要在醫院和家之間跑上好幾回。“太累的時候,我都會憶起他們對我的好。”王臘枚說,“一家人,本就要相互扶持。”

  2014年,王臘枚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和公公看病住院費用可以報銷90%,兒子的學雜費也減免了。在鎮村的幫扶下,王臘枚不僅養了雞鴨,還在附近的安置區當上了保潔員,每月工資有2000多元。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王臘枚還清了給丈夫、公公治病時欠的20多萬元,還攢了幾萬元。2018年脫貧摘帽后,王臘枚拿出全部積蓄,把幾十年的老屋翻新裝修了一番。“孝老愛親,是做人的本分。”王臘枚說。

  

  踏實做事情  勤儉過生活

  本報記者  劉新吾

  擺出幾雙千層底布鞋,好好晾曬一番,這是重慶市涪陵區仁壽村村支書周召蘭春節期間的習慣。“兩個娃大學畢業后,一個在成都創業,一個當消防員。每次見到他們,我都會把這壓箱底的嫁妝拿出來。”周召蘭說,“穿起了皮鞋,莫要忘了布鞋,人要像千層底一樣,扎得結實,走路才穩當。”

  周召蘭婆家兄弟姐妹有8個。30多年前剛結婚時,全家只有3間土木房。“結婚當晚,我對著窗外滿天的星星想:今后的日子,該怎么過?”周召蘭說,“父親曾囑咐我‘上盡供養之責,下盡撫養之責,中對他人盡幫助之責’。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家過好。”

  婚后,周召蘭夫妻開始養蠶,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家里情況慢慢地變好。1995年,周召蘭生了雙胞胎兒子。夫妻倆勤儉過生活的態度,兩個兒子看在眼里,幾歲起就幫夫妻倆一起摘桑葉。

  2003年,周召蘭家蓋了兩層高、10間屋的樓房。周召蘭說:“搬進新房的夜里,回想起18年前,我又是翻來覆去睡不著,當年的想法實現了。”

  2010年開始,周召蘭和幾名黨員帶頭種起了紅心蘿卜,除了拿來吃,還可以賣給公司提取色素做化妝品。周召蘭說:“政府還幫我們聯系了專家,教我們制種,以后還能賣種子呢!”

  本期統籌:陳亞楠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08日 04 版)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