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保護法》施行一周年之際,法檢“兩長”同時出庭為哪般?
人民網上海3月2日電(王文娟 魏小欣 杭晶琪)3月1日上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施行一周年和第9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之際,上海海事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由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以下簡稱市檢三分院)提起的生態環境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上海海事法院院長汪彤擔任審判長,市檢三分院檢察長徐燕平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庭。本次庭審由三名審判員和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的七人合議庭審理。這是上海海事法院審理生態環境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以來首次由法檢“兩長”同時出庭的庭審。
東海伏季休漁期進行捕撈
為避免過度捕撈造成漁業資源的枯竭,促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我國已全面實施伏季休漁制度。
2020年7月9日至15日,東海水域伏季休漁期間,由王某清組織,九名被告駕駛船只從崇明區陳家鎮奚家港出發至東海水域,使用桁桿拖網捕撈水產品。在捕撈過程中,被告王某清關閉了船舶定位系統,并在船體懸掛“2020年伏季休漁資源調查船”。經查,涉案漁船曾承接海洋資源監測任務,時間為2020年6月中上旬、8月中下旬各一次,其捕撈全程均不屬于許可的資源監測任務開展時段。
2020年7月15日,涉案漁船結束捕撈返回,當晚停靠在崇明區南八滧碼頭卸貨時被崇明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工作人員當場查獲,漁獲物包括梭子蟹、雜魚、蝦共17余噸,其中梭子蟹15余噸。
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判決九名被告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至一年不等,緩刑一年,扣押在案的網具和漁獲物予以沒收。
為保護長江、海洋生態提起公益訴訟
刑事判決生效后,市檢三分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本案進行審查,委托上海市價格認證中心對梭子蟹的價格進行認定,并委托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就本案捕撈行為對東海水域生態環境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因果關系進行判定,確認損害的性質、范圍、程度,并對生態環境損害后果進行量化,確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審查結束后,市檢三分院作為公共利益代表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生態環境保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九名被告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損害費用及生態環境損失鑒定費用共計人民幣676萬余元,并公開向社會賠禮道歉。
庭審中,市檢三分院提供了上海市價格認證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論書》和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等證據。檢方訴稱,王某清等九人明知東海水域禁漁期規定,仍在禁漁期內進行非法捕撈,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規定,對東海天然漁業資源造成了損害,破壞了東海水生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九名被告應當公開向社會賠禮道歉并連帶承擔賠償損失的侵權民事責任。
兩名鑒定人分別出庭,就本案梭子蟹價格的認定過程、參考因素和伏季休漁期捕撈行為對生態環境及水生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出庭作證。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圍繞爭議焦點進行法庭調查,依法有序組織法庭辯論,當事各方均充分行使了訴訟權利。
發表最后意見階段,公益訴訟起訴人針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海洋伏季休漁制度進行了普法教育,本案被告聽后均表示深刻認識到了自身行為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的嚴重損害,并當庭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該案經合議庭評議后,將擇日作出判決。
委員代表旁聽庭審現場
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于雪梅在庭審結束后表示,通過旁聽本次庭審,我充分感受到司法機關為加強海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所做的不懈努力。本案被告人數多,捕撈漁獲物數量大,公益訴訟起訴人訴請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金額高,案情相對復雜,案件具有典型性。庭審全過程依法、規范、有序,充分傾聽了各方當事人意見,做到了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法檢“兩長”同庭履職,更是司法機關充分履行司法職能,加強海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的生動體現。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海洋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平瑛在庭審結束后表示,東海處于長江入海口,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水生生物的多樣性不僅維持了海洋、長江生態系統,更是為人類生活環境與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本次案件中,通過公益訴訟進一步加強了對“長江大保護”的普法宣傳,切實助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凝聚起了全社會保護海洋的法治共識。
崇明區陳家鎮奚家港漁業村書記張敏旁聽庭審后說:“這次庭審很有教育意義。我們村大部分村民從事海產品捕撈、養殖工作,部分村民囿于傳統捕撈理念和習慣,法治觀念比較淡薄,非法捕撈時有發生。去年年底上海海事法院在我們村設立了駐村法官工作室,這對我們加強基層治理提供了巨大幫助,我們也將繼續做好對漁民的普法工作,不斷提升漁民生態文明理念和遵紀守法自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