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滬引熱議
勇于開辟新領域,創新制勝新賽道
代表委員熱議以科技創新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補短板鍛長板打造重點產業
■看大局、想全局,“小齒輪”必須掛上“大齒輪”才能產生更強大的前進動力
■構建動能強勁的區域創新平臺,加快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必須重視重點產業由“量”到“質”的發展過程,不斷賦予“質”以新內涵
■本報記者 茅冠雋 洪俊杰
新年伊始,上海多地舉行了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兩會會場內,關于重點產業發展、產業鏈供應鏈能級和韌性提升的討論,同樣熱氣騰騰。如何進一步補短板鍛長板,打造重點產業?如何把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更好結合起來?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創新策源,瞄準細分賽道發力
對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來說,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創新能力,科技創新是上海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更是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水平的關鍵。如何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
“必須看大局、想全局,圍繞全市乃至全國的產業鏈供應鏈來思考和行動,‘小齒輪’必須掛上‘大齒輪’才能產生更強大的前進動力。”市人大代表、寶山區委書記陳杰告訴記者,寶山積極嵌入全市“3+6”產業版圖,重點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當然,這些概念是寬泛的,需要聚焦細分賽道,比如圍繞集成電路,深耕特種氣體、高性能材料、先進封裝;再如圍繞生物醫藥,布局mRNA創新型疫苗、CAR-T干細胞、基因細胞治療。我們在這些細分賽道做的事,都是著眼全市產業大局來補鏈、固鏈、強鏈。”
市人大代表、普陀區委書記姜冬冬認為,要把科技創新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結合起來,構建動能強勁的區域創新平臺,在機制設計、主體培育、政策導向、資源配置上下功夫,讓原始創新優勢和廣闊市場優勢更緊密地結合,在做細產業顆粒度、提高細分賽道顯示度等方面,構建企業出題、科研機構答題、各類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加快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結合,離不開金融創新的支撐。民建上海市委建議,上海要出臺有針對性的優化外資金融機構營商環境的政策,進一步提升貿易、金融及服務一體化開放力度,同時要鼓勵金融機構圍繞上海三大核心產業和六大重點產業創新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服務從供應鏈金融向產業鏈金融和跨域金融轉變,創設產業鏈投融資產品,創新產業鏈金融的資產抵押辦法。
由量到質,提升重點產業能級
今天的項目數量就是明天的產業質量,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不少代表委員提到,必須重視重點產業由“量”到“質”的發展過程,推動產業能級提升,不斷賦予“質”以新內涵。
上海已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力求形成新的核心支柱產業。市人大代表、上海雅本化學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軍認為,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已實現從研發、臨床試驗到制造、銷售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但要完成由“量”到“質”乃至由“質”到更高能級的“質”的過程,還有一些問題需注意。“比如,生物醫藥CXO(醫藥外包服務)行業海外業務占比過重,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為了承接更多海外訂單,國內CXO企業建設了巨大的產能,如果海外訂單遇挫,就會產能過剩。”
他建議,應進一步明確生物醫藥創新聯合體的功能和定位,從而真正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增加行業發展穩定性,同時要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建立企業海外研發機構,拓展國際合作渠道,集聚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和創新資源,不斷提升生物醫藥各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化水平。
人工智能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主要集中于新藥發現和臨床前研究階段,并逐步滲透到藥物臨床研究和審批上市階段。民建上海市委關注到上海在人工智能藥物發展中面臨的高質量數據融通障礙、技術水平與實際需求融通障礙等問題,建議推動醫藥數據的標準化、規模化,完善醫藥研發標準化數據庫,大力構建“產學研醫”協同網絡,加速專病人工智能醫療聯合創新,引導行業有序規范發展。
在氫能產業方面,《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已出臺,提出到2035年產業發展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目標。市人大代表、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石油地質首席專家楊彩虹建議,整合全市創新資源,建設上海氫能技術實驗室,加大對燃料電池和綠氫制備、儲運等關鍵技術、基礎材料、核心工藝的基礎研發力度,同時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規模,聯動長三角周邊城市圍繞物流、港口、園區、機場等重點區域率先示范,提升商用車、工業用車、特種車輛的燃料電池汽車比例。
前瞻引領,推動未來產業布局
當前,上海的產業發展面臨著數字化、智能化、區塊鏈化、綠色化發展機遇,只有目光長遠、瞄準未來,才能增強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核心環節的吸附力。
元宇宙是上海今年要大力發展的四大新賽道之一。民進上海市委認為,當下正是上海占據元宇宙發展主動權的最佳時機,建議結合市場機遇,盡快加速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升級,如擴展現實、智能人機交互、數字孿生、虛擬數字人、云原生、新型可穿戴設備等,提前布局6G網絡、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前瞻性技術,為發展元宇宙產業夯實底座,同時推動傳統影視、電競、文創、文旅等產業數字化、平臺化、智能化建設。
在新一代數字技術推動下,越來越多產業正加快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不是一道‘需不需要做’的選擇題,而是一道‘怎樣才能做好’的生存題。”市人大代表、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告訴記者,嘉定正充分發揮產業資源稟賦,推動經濟數字化形成新供給,筑牢高端制造業主陣地。比如,在汽車“新四化”方面,嘉定力爭到2025年實現總產出20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值達到1000億元,規上企業超100家,重點搶占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關鍵賽道,全力以赴打造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
近期,《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已出臺,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領域加速布局。市人大代表、青浦區委書記徐建表示,青浦區要圍繞這些發展方向,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依托“鏈主”企業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我們要以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為抓手,加強前瞻謀劃和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推出一批創新策源產品。”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