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上海集成電路"芯"火不熄 生產線始終未停
供應鏈公司及海關、航司等共同筑起敏捷且韌性的供應鏈
上海集成電路“芯”火不熄保生產
核心制造企業總體產能維持在正常時期60%左右,華虹半導體等滿負荷運作
本報訊(記者 李曄)此輪上海疫情中,集成電路因其必須連續生產的特殊性,部分龍頭企業的生產線始終未停。記者從上海集成電路協會獲悉,目前,上海核心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的總體產能維持在正常時期的60%左右,其中華虹半導體等更實現了滿負荷運作。企業不“熄火”背后,有賴于由供應鏈公司以及海關、航司等部門共同構筑起的敏捷且韌性的供應鏈。
4月25日,安森美半導體位于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內的全球分撥中心正式復工。安森美半導體是全球前十大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其所有在中國工廠封裝完成的產品全部運往上海,在上海全球分撥中心完成產品包裝后,再發往世界各地。封控管理期間,外高橋保稅區海關第一時間介入,對包括安森美在內的450家區內企業展開線上調研,及時掌握并協調解決通關中存在的堵點、斷點,并由此排摸企業貨物特點、倉儲狀態、物流計劃、疫情防控要求及可能出現的布控查驗情況,研究制定“一企一策”監管服務預案。截至4月26日晚,外高橋保稅區海關已為安森美上海全球分撥中心申報空運出境的晶體管、光耦合器、二極管等多批貨物辦結通關手續,申報貨值達122.11萬元,貨物將出運德國、美國、英國等地。
外高橋保稅區海關副關長戴倩透露,上海進入全域靜態管理前,關內迅速組建起一支25人應急值守小組,堅持連續在崗閉環工作,捍衛供應鏈、產業鏈暢通,也守護住萬千企業的信心。截至4月26日,外高橋保稅區內上榜上海市第一批重點企業“白名單”的17家企業,已有10家恢復部分生產。
要維持集成電路生產線正常運轉,無論設備、備件還是關鍵試劑、原材料均不可斷供。此輪疫情中,總部位于張江的泓明供應鏈公司,為中芯國際、華虹、臺積電、積塔等集成電路龍頭企業進行生產物資保供,3月28日迄今,已累計交付上海市內及全國集成電路產業急需貨物1300余批次。泓明供應鏈董事總經理沈翊尤為感慨:與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培育搭建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成為疫情下高效運作的“工業跨境高速公路”。沈翊告訴記者,疫情之下,供應鏈公司居安思危能力大增。近年來,泓明在全國12個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城市設置了20個備件倉庫,為全國20余個12寸晶圓半導體工廠作配套。“而且20倉如一倉,一倉有難,其余倉立即補位。”3月初上海疫情剛剛冒頭,泓明便第一時間申請保供企業資質,同時請來疾控專家輔導防疫手勢,迅速組建AB班隊伍,最大限度確保龍頭企業7×24小時運作。
提前布局的數字化供應鏈也開始發威。據介紹,數字化供應鏈全面系統地記錄了客戶庫存、進貨與出貨量、產業鏈上下游需求等,同時對接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系統。
尤其近期,“公司每天24時后,雷打不動召開疫情防控會議,將各類防疫政策變化落實為數字參數,實現數字化供應鏈的同頻共振。”沈翊介紹,這樣的數字供應鏈,在包機“團購”光刻膠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悉,近期,上海光刻膠冷鏈空運因封控中斷,大量集成電路企業庫存見底。在上海集成電路協會牽頭下,泓明的數字化供應鏈,一端整合了諸多企業需求,另一端又在物流和查驗環節讓數字信息高速跑起來,大大降低了艙單信息差錯,加快了理貨和查驗效率。從4月開始,泓明采取航空包板、商業包機等措施,擬訂了每周8至10噸光刻膠包艙運輸計劃,截至4月27日,已與東航一同完成了3批次15噸光刻膠運輸,5月1日前還有9噸包機光刻膠抵滬,竭盡全力捍衛上海及全國集成電路企業庫存的“安全水位”。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